English

心祭平凡的学术伟人季羡林

2009-07-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电视新闻中突然播出季羡林先生逝世的噩耗,心头不禁为之一颤。前一阵刚跟季承通了电话,得知季老一切挺好的,怎么突然就走了。连忙电询季承,他说季老上午突然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事前毫无征兆。我强忍悲痛放下电话,往日与季老相交的情景,顿时像电影过眼一样,一幕幕地在脑际跳跃闪动。

我与季老虽在1986年烟台

的外国文学学会年会上相识,但彼此并不很熟悉。后来因为共同为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呼喊,更因为我替季老打赢过一场维权官司,才使得我同他有了更多的交往。这些年,他出版新书,都会签名寄赠给我;他为我的书写过序;还为我新书的研讨会作过书面发言。交往中,我越来越感受到他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

季老一生有许多头衔,在我心目中,也竖有好多他的高尚丰碑。人们可以用许许多多的赞词来描绘他,但我想了许久,季老烙在我内心最深刻的印象,却只有四个字:自视平凡。

季老一生贡献良多,单说八十岁以后,可算是他生命中的第二春,不仅著作日多,而且声誉日隆,每逢生日,连总理都会去看望。面对一片赞扬声,季老却始终十分清醒。他总是把自己看作是平凡的普通人。他这种自视平凡的品格,充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顺境逆境,一向低调。不管他人怎么恭维,季老始终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位置。他说过:“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我并不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我真正满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实际上我没有认真写过诗。至于散文,……自己真正满意的也屈指可数。”他这种自视平凡,绝非表面上故作谦逊,而是他审视自我、实践人生的一种哲学观。我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阵儿,有人不断把季老已发表的文章,改头换面重复出版。我把这个情况告诉季老,他很生气地表示,那些都是过时的文章,根本不值得再拿来出版,这样会害了读者。出这样的书,都没经我的授权,都不是我的原意。这种态度,与有些人热衷出书炒作自己,构成了鲜明对照。

谢绝虚名,只做实事。季老在《病榻杂记》中有一项庄重宣布:请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他认为这些都名不副实,受之有愧。季老不图虚名这一点,我还有例证。季老对当官,向来敬谢不敏。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层曾有意请他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谢绝了。九十年代,有人要推荐他当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他说自己只是一名教授,写点东西,顶多算个“作家票友”,哪有资格当作协主席。但当请他当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他却乐意接受了。他告诉我,他十分关心翻译工作,当了名誉会长,译协就要向他汇报工作,他就有机会提意见,能为发展翻译事业做点实事。由此可见他办事崇尚务实的态度。

坦露心扉,勇讲真话。正因为季老自视平凡,所以他没有“超人”的包袱,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子,这方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敢于坦露心扉,勇于讲真话。他曾坦承:“一般人的印象是,我比较淡泊名利。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我名利之心兼而有之。”又说:“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人们都知道季老有仗义执言的好品格,在学术上也常常发表与众不同的“怪论”,其实这正是他敢讲真话的表现。

季老走了。他当之无愧是一位学术伟人,但是我宁愿以一位凡人来纪念他,因为这才是他的本色。愿敬爱的季羡林先生安息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