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南黎锦应在保护中走向产业化

2009-07-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我有话说

被称为海南纺织史上“活化石”的黎锦,千百年来曾经是记录和传承黎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史书”。面对掌握黎锦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不足千人的现实,海南省部分地区启动了“文化修复保护工程”,并试图引入现代化软硬件设施将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事实上,黎锦织绣技艺的保护与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黎锦――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古称“吉贝布”,是黎族人采用海南本地特产棉花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黎族织锦工艺至今已存续三千年以上,被称为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黎锦)技艺由黎族棉纺织工艺、麻纺织工艺及缬染工艺合并而成,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棉纺织工艺在宋元以前曾领先中原地区一千多年,对促进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黎族棉纺织业按照不同方言,在应用工艺上各有特点。其中,杞、赛方言以彩经显花编织为主,用绣较少。润方言则以绣为主,其双面绣技艺高超。哈方言织绣双全。美孚方言最突出的工艺是扎染。黎族服饰则是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的结晶,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各方言服饰,在历史上曾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黎族织锦图案丰富多彩,多达160种以上,展现了黎族的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

据海南省民族学会专家介绍,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活化石、卓越的历史贡献、鲜明的民族性、典型的原生态、传承的家族性等。黎锦过去是黎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现在绝大多数仅在信仰活动、节庆、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才使用。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在20世纪50年代约有5万人,到20世纪70年代数量减少了一大半,目前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其中掌握?染技艺的不足200人,掌握双面绣技艺的仅有5人,龙被制作技艺则已无人能够完整地掌握。眼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受到来自现实的严重威胁和巨大风险,黎族山区除少数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刺绣外,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传承了数千年的棉纺织工艺面临失传。

电脑编排掀起黎锦数字化革命

黎族织锦工艺的传承从古至今只靠“样布”和母女间口耳相传,这种传承方式以及用踞腰织机织锦的高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提高和传播。为了全面挖掘整理黎族织锦工艺、弘扬黎锦文化,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于2005年启动了“文化修复保护工程”,除大规模进行文化普查、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外,还成立了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投入资金设立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目前研发了黎族织锦电脑编排新技术,织锦手工提花织机技术改良获得国家专利,出版发行了《黎锦织造工艺》教材,成功开发了黎锦编排计算机专用软件。

保亭县委办公室主任、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负责人刘超强说,在计算机上成功研发出黎族织锦编排模板,实现了织锦图案“所编即所织”的效果,这标志着黎族织锦首次实现了电脑化技术编排和图案设计,民族传统工艺走向了数字化。有数千年传统的古老黎锦编织技艺与先进的电脑科技联手,电脑破解后黎锦编织方法清晰地显示在图纸上。研究室设计的“手工提花织机”将织锦妇女的双腿解放出来,不仅保持了传统,又加快了织锦速度,而且质量也比过去有了提升。《黎锦织造工艺》的出版发行,更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进行了文字固化与存续。

在研究室的工厂里,记者看到二十个女工在各自的织机上轻松娴熟地工作,一边手脚忙活着经纬密布的丝线,一边时不时抬头仔细观瞧图纸。据介绍,这些女工很多都是城镇下岗工人,经培训后她们在这里重新找到了经济来源。为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亭县先对城镇下岗工作进行技术培训,接着又在全县农村大力推广新型黎族织锦的实用技术,还在保亭县职业中学设立了黎锦培训班,共有新式手工提花织机30台,可年培训织工400人,现已培训城镇下岗和待业人员30人,培训农民60人,其中28人已经上岗。保亭县2008年5月还投资180万元兴建黎锦园,该园占地2400多平方米,由3栋相同的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工坊组成,每个工坊将放置100台黎锦手工提花织机。黎锦园建成后,一年能培训上千名女织工,至少可解决600人的就业问题。

实现产业化发展路漫漫

刘超强说,虽然黎锦编排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实现产业发展的道路仍很漫长,现在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他认为要想把黎锦产业化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工艺,进行工艺改良,织出市场需要的产品。

保亭县文体局副局长陈运新说,随着海南旅游的发展,黎锦的保护开发形势近年有所好转。由于有公司上门收购,受经济利益驱动,现在保城镇周边农村30岁以上的妇女都恢复了黎锦制作,市场的需要带动了工艺的恢复。但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去年以来到海南的境外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村民们织的黎锦也少有公司收购,很多村民在农闲时也就将制作黎锦停了下来。他认为保护、开发和创新是连在一起的,黎锦只有进一步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把这一传统文化的记忆很好地留存下来。

据了解,除保亭外,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对黎锦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也在悄然进行。2006年5月,琼中县什运乡番道村与海南锦绣织贝有限公司合作,在村里办起了公司,村里的妇女织工们利用农闲时间编织黎锦,锦绣织贝公司负责全部收购和销售。一件在迎宾场合披戴的“织锦带”,收购价在300元左右。由于不是专职织锦,番道村民的产量并不高,往往一个月才能织出一件。

海南省五指山市也引进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南传世黎锦工艺研究所成立了黎锦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出将充分利用该公司对黎锦产品的创新研发、品牌宣传及市场开发推广的资源,不断推进黎锦的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进程,把黎锦打造为五指山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拳头产品。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黎锦作为海南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需整合资源,打造出龙头企业,树立出知名品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断进行工艺创新,适销对路,才能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变为城镇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增收的有效载体。

黎族妇女用传统腰织机织锦。本报记者王晓樱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