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预算管理必须科学精细

2009-07-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维民 齐红 我有话说

高校部门预算管理是确保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2008年初,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提出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作为基层的部门预算单位,高校在经历了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改革后,体会到从科学化、精

细化入手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从现实层面上看,高校预算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预算整体性规划和前瞻性不足,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预算执行中存在随意更改预算的情况;项目经费执行缓慢;校内预算分配未做到“零基预算”等。为了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是实现高校预算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证。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为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服务的,预算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到高校整体规划、各项计划和任务,涉及到各个单位和职能部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和每个环节。各级领导应自觉学习和领会教委、财政局的相关预算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统一思想,的预算编制完整、科学、透明精细。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申报、批准、执行、考核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是实现高校预算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前提。首先,在预算申报、执行和决算的业务流程,要让所有有关人员清晰专项的各种流程;其次,要对各个阶段形成明确的工作周期,充分做好各个阶段的前期准备;再次,在会计核算规范上,要对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设立独立的项目号,规范报账流程和凭证单据管理并及时入账,拒绝使用白条和不合格的票据入账,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登记入账;第四,在专款项目管理上,根据项目的批复情况,对项目进行细化分类,强化细化专项预算管理。

(三)坚持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建立“钱随事走”的预算观念。零基预算是以组织机构活动范围及资源运用等先后顺序安排的一种编制方式,打破了以往的百分比增长法的编制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可以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重新进行审核和评论,重新测定每个单位的支出需求,并侧重与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使事业发展与资金的供给矛盾趋于缓和。

(四)实行经费归口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论证充分,各司其责,防止预算重复申报。高校的财政拨款分为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正常经费是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行的拨款,专项经费是学校发展的资金来源。校内预算的编制就是将资金合理配置到承担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任务的各个院系、职能部处的过程。财务处作为学校预算编制的职能部门只有依托人事、教务、科研、研究生、后勤等业务主管部门,将经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到职能部处,实行经费归口管理,才能做到经费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做到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五)从实际账务处理入手,强化专款专用,细化预算指标控制,确保预算指标控制的有效性。细化项目控制,为预算中期控制奠定基础。将财政批复的一个项目经费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细化成若干个子项目进行核算,从日常账务入手使专项经费控制落在实处。我校财务建立了一套的项目经费编码规则,根据市财政的预算批复,不同的项目用不同的收支控制科目进行控制,不同的项目核定不同的预算控制指标,这样可以对保证买设备的钱不能开会,并且买设备的钱用完了也不能再买设备,这样才能实现是“专款专用”在财务上的控制。

(六)年度预算一次分配的原则。学校内部的预算分配,最好能实现年初一次分配,当然这就要求各院系、各部处做好本部门的年度预算,并且学校层面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本着先保人员、水电、安全的原则将学校一年的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少留机动费,年中一般不追加,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并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七)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高校申请购置资产,必须先编报资产购置计划,将资产购置计划纳入部门预算。学校安排资产购置资金应根据单位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工作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建立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八)规范项目文本的填报。一是格式要规范,二是内容要详实,论证要充分,三是预算要细化。项目文本既是学校向上级申请经费的文件,也是经费批复后的执行和考核、审计依据,因此应从细节出发,重视项目文本的填报。

(九)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高校内部考核、奖惩挂钩,调动教工参与学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高校财务管理一般试行部门“一支笔”制度,各单位预算经费执行的好坏与财务“一支笔”和项目负责人的把关、财政策水平、主人翁意识关系密切。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把各单位的预算管理情况、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的执行情况纳入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这种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维护高校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对高校财务进行规范化管理,还需要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高效的信息平台搭建是强化预算资金管理精细化的技术性保障。要想实现预算的细化管理,将要通过在账务核算中加细项目核算,那么从项目的立项、核算到账务信息的统计都会增加工作量,这就要求有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做支持。

在信息平台建设上,要做好预算的事中监控,就要建立高效、功能齐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平台要能提供各项所需功能,诸如查询、分类、汇总、排序、下载等,以便能及时了解项目收支的进度、总账和明细账,拨款总额和余额等,并保证信息能同步与财务部门变化更新。同时,需要对预算经费的管理者和使用人进行合理授权,包括项目负责人、一支笔、职能部门、财务部门、预算部门等,使他们能从各自的角度对了解到所需要的信息。

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核算,把账记清楚了,年底能出报表就是能胜任财务工作,这种以“核算”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造成目前的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缺陷。例如财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低、支撑水平低、沟通与学习能力都有待加强;分析和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如果缺乏一定素质的财务人员,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水平也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预算工作从编制到执行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参与、实施,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和预算管理机制是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基础。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财政改革的步伐日趋加快,要求财务人员要提高学习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加强金融、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积极参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总之,随着国家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以及公共财政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纳税人对财政资金,特别是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的关注度日渐提高,高校的预算管理应着手从科学化、精细化出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财务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