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2009-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延安行”记者组 我有话说

“到延安去”,这曾经是一代进步青年的心灵渴望与人生追求。

“到延安去”,这也是当代青年寻根溯源、感知传统的内心召唤。

7月14日至7月21日,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组织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举行。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前往延

安,参观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到安塞农家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周的时间,一路的感触,满怀的收获。

感受科学发展的力量

延安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在7月14日晚从北京开往延安的列车上,多数未踏足延安的青年编辑记者们开始了讨论:窑洞还会那么低矮、狭小吗?黄沙还漫天飞舞吗……

15日正午时分,当延安呈现在眼前时,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具有现代风格而不失陕北窑洞特色的延安火车站,让青年编辑记者们纷纷举起了相机,惊讶地拍个不停。随后,陕北姑娘热情的笑容、满眼的绿色、宽敞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五光十色的广告橱窗……无不散发出勃勃生机。

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说,延安的面貌大变样,得益于延安探索出了“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路子。

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是延安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安塞县建华镇桥坪村石家岸村组,法制日报记者张亮在村民卜海荣家了解到,以往的陕北农村,完全陷进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观念根深蒂固,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延河北开荒、延河南遭殃”的局面。自从实行退耕还林以来,“树上山、粮下山”,使得陕北农村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人也变富了。

卜海荣告诉张亮,他家一共退耕还林23亩,每亩补贴160元,每年元旦时都按时发到手里。以往,每亩地一年收入不到100元,所以一退耕还林,自己还赚了,“这真是好政策”!

在安塞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一直跟踪关注延安发展历程的延安日报记者祈小军感慨地说,如今的延安山清水秀,科学发展的理念让这片热土日新月异。退耕还林让这里披上了绿色,山间没有野生放养的羊群,机械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让这里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安塞县沿河镇侯沟门村,村民樊明亮因种植的黄瓜得了根节线虫病,就来到村里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进行咨询。村支书杨丰岐介绍说,这套服务系统是寿光―安塞科学发展农业产业化“五大合作示范工程”之一,村民只要把果蔬的病虫害样本拿到摄像头前,远在千里之外的寿光专家就可以即刻作出诊断。

经济日报编辑张双对此印象深刻:“信息技术在革命老区得到普及,实现科学发展就有了支撑,有了方向。”

一路上,人民日报记者李鹤特别留意部分村委会实行的“党员承诺制”的具体内容:“我今年免费培养一名焊工”、“我要给困难户家资助200元”、“村里谁家婚丧嫁娶摆席,我免费掌勺”、“我保证文明行医随叫随到”……

“这里没有什么豪言状语,有的只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朴素诺言。但这正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李鹤说。

中宣部副秘书长、“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魏地春表示:“伴随着新中国60年的奋进历程,今天的延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今日的延安同样让我们看到一种希望、一种信心,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看到了科学发展观焕发出的巨大力量。”

感慨延安精神的魅力

如今的延安,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无论走到哪儿,都仿佛漫步在革命历史的隧道里,枣园的灯光仿佛还在等着主人归来、杨家岭的红旗在把亲人盼。

“延安从当年的黄土漫天到如今的气象万千,走的是科学发展的阳关大道,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从当年的南泥湾,到如今的新延安,214万延安人民在并不富饶的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延安干部学院教授赵耀宏向青年编辑记者们授课时说。

在枣园,在杨家岭,在王家坪,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宝塔山……青年编辑记者们认真学习着延安的革命传统。还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朋友和他们一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认真学习延安精神――

空军工程大学的1500多名“90后”学生背着重达20公斤的行囊,以日均40公里的步行速度,用了七天时间从西安走到了延安;

财政部的几十名监察员在认真聆听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的现场讲学;

来自地震灾区北川的孩子们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组织下来到这里,踏访革命先烈的足迹……

在这群北川的孩子中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杨钧天遇到了老朋友,自己的采访对象邓柯键。今年5月,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杨钧天在北川采访时,看见小柯键正在有板有眼地打着乒乓球,就对他进行了简短采访,发现这个孩子内心充满了坚毅。“我和他一道在灾区被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所感染,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延安精神,它们都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范畴,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永远焕发青春。”杨钧天说。

“中华民族五千年,写在延安山水间;延安好,好延安,延安处处换新颜。”在宝塔山上,新华社编辑施雨岑遇到的娃娃讲解员张子桐,说起快板来有模有样。马上要读小学5年级的张子桐和同学都是学校组织来给游客们义务解说的。谈及当娃娃讲解员前后的变化时,她告诉施雨岑,以前她觉得延安和北京相比起来很渺小,但是通过做讲解员,了解到延安革命时期的历史,她忽然发现延安很伟大。

“我们百名青年编辑记者来延安,任务之一是通过我们的纸笔和行动,让延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看到这些孩子们,我更加感觉到延安精神是常青的精神,肯定能代代相传。”施雨岑说。

一位游客在孩子们的留言本上写道:“我感到惊讶,在延安遇到了如此纯朴优秀的你们,感受到你们那么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们将是延安的未来。”

“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永放光芒的灯塔。”中国日报图片编辑杜涟猗道出了此行所有编辑记者共同的心声。

感知职业精神的灵魂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把稿子写进群众心间。”

在延安,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在撞击着青年编辑记者的心,他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认真地体会到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积极意义,深刻地体会到了“三贴近”的精神内涵。

在杨家岭参观当年中共中央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场旧址时,讲解员崔燕告诉大家,当年很多文艺工作者刚来陕北时创作的作品大多是阳春白雪,而当地百姓大多是一字不识,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文艺工作者不要做“山顶上的人”和“亭子间的人”,应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一时间,《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简单易懂并融合了陕北民歌元素的作品,以陕北秧歌的形式在千家万户传唱开来,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老百姓生产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了干群关系。

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摄影部记者张洋对此深有感触:“把镜头对准农村、对准农民,我感觉和他们更亲近了。他们的神态和笑容,让我感觉到一股力量。”

在建华镇桥坪村石家岸村组,农民日报记者王晓晶受到特别的礼遇。在联欢会时,村民们点名要她表演节目,“他们知道我是农民日报的记者,觉得我和他们更亲一些。我今后要更多地走近他们,跟他们拉家常,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苦痛。他们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他们!”

青年编辑记者们纷纷表示,黄色的土地,红色的精神,延安是新闻工作者的灵魂家园。在这里大家找到了这个职业存在的终极价值。记者虽然是以文字为生,但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码字工人,记者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来自生活,源于真实,经得起历史考验。

7月16日,在清凉山上的延安新闻纪念馆里,77岁的延安日报前总编辑苏若望老先生席地而坐,向青年编辑记者们介绍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严格的党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作为宣传报道的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艰苦奋斗、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在他的见证下,百名青年编辑记者举手庄严承诺:“我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今天百名青年编辑记者走进延安,明天延安将走进他们心里。他们带着思念、牵挂和收获离开延安,心永远和延安、和安塞的乡亲在一起。”魏地春表示。

(本报记者金振娅、王国平、文艺橙、李蕾、张俊卿、李慧集体采写)

7月16日,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里,延安日报前总编辑苏若望向青年编辑记者们介绍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王国平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