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涟水农村看苏北十年

2009-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刘桂清 我有话说

在江苏,苏北一度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全国有个东西问题,江苏有个南北问题”,一条长江如银河般划开了苏北与苏南的差距。

而近日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江苏一季度GDP增幅领先全国4.1个百分点,最有特色的是苏北后来者居上,增幅领先苏南,苏北已成了江苏经济的增长极,地处苏北的淮安市GDP增幅更位列江苏

全省13市之首。

近日,记者到淮安市涟水县采访,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字所体现的苏北快速发展和超越的质变,是十年量变的结果。

观念改变:从小富即安到一心求富

十年前,记者曾经到苏南苏北采访,对比之中发现,彼时的苏北,虽与苏南同为鱼米之乡,却因一江之隔形成了迥异的发展态势:大批苏南人走出田地走出农村,走向了五湖四海,到处推销他们的产品;而苏北人谨守本分,守着田地,日耕夜作,收入不多但甘之如饴。眼见着苏南人办了企业万家,建了高楼大厦,自己却在麻将中知足地享受生活,小富即安如一杯惑人的美酒,延缓了苏北人奔小康的步伐。

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到涟水县涟城镇城东村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观念已经改变。在一幢二层小楼前,记者采访了该村村民王永富,簇新的小楼下,50岁的王永富神采奕奕:“我经常都不沾家,要各地跑着打工呢,家里那点地只要老伴一个人就够了,我们都守着地哪能盖新房?”现在,王永富一家的年收入都有好几万,儿子在县城里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行,媳妇在一家美容院上班,女儿也在外面的纺织厂打工,“我们现在比以前好过多了,以前是小房子,现在盖了楼房,买了电器,过了暑假还要送孙子去城里的幼儿园读书呢,就这么个小不点,一年要花一万多,但是我们供得起。”言语里,是致富后的自豪和喜悦。虽然已经吃穿不愁,老王还想着未来的大发展:“我今年打工时去过华西村参观,我看人家的发展就比我们强多了,我们还要费大劲儿才能赶上人家呢,我们苏北也要赶苏南。”

上下一心:从等靠要到自力更生谋发展

苏北落后的原因,有专家曾经分析认为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非经济的因素。以前苏北有句民谣:“上面放,下面望,中间倒插‘顶门杠’。”上面好不容易放开的政策思想,总是在一层一级的“传达、落实”中渐行渐远。而这次到涟水采访,只见捋起袖子的村干部们带着乡亲上下一心求发展,“不比基础比精神、不比条件比干劲,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落实政策的声音掷地有声,收效明显可见。

涟水镇城东村村支书汪正军告诉记者,近一年来村子里光柏油马路就修了4公里。记者问汪支书:“修路的钱从哪里来,还是等着上面拨款吗?”这个当了二十年村支书的退伍军人笑了:“您说的那是十年前的事了,过去等靠要的时候多,现在我们靠的是集体经济支出和群众自筹。”通过村办企业和鱼塘承包,城东村的村民靠自己的力量使得村里的公共设施状况得到了改善,而且实现了收支平衡。路铺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就通畅了,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去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了9000多元。

能人带头:从求尖冒富到共同致富

这次在涟水采访发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苏北的关键词。

近日,为提高失地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经营素质,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开展,涟水县免费开办了失地农民创业培训班,首批有强烈创业意愿、有创业基本条件的50多名失地农民学习了创业计划、项目推介、市场营销等系列知识,还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创业贷款、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

在涟水县的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内,记者见到了被晒得黝黑的韩建国,这个80年代末的大学生曾经对农作物一无所知,他自嘲为“稻穗不分”,如今投资家乡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后,已对地里的庄稼如数家珍。虽然是老板,他却冒着高温,和从外地请来的技术员一起上阵,指挥邻近来做工的乡亲为300多亩甜叶菊喷农药。趁他空闲的时候到他建在地头的办公室里休息才发现,资产雄厚的大老板办公室里仅一桌三椅,相当简洁务实。韩总告诉记者,整个高效农业示范园投资了将近400万元,有400个大棚,种植的基本都是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甜叶菊。“为了这个项目,我跑遍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北京、上海、深圳……从一个门外汉一点点学习,技术方面的,业务方面的,还有地头操作方面的,我现在都学会了。”

现在,韩建国又在琢磨着另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之路,与其在上海农科研究机构的同学联系,准备引进一种国外的树种,据说一颗都能卖几千元,“以后苏北会越来越好,将来欢迎您再来我们的高效农业园区参观!”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边,韩建国对苏北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从涟水农村,记者看到了新时期苏北精神的闪光点,贫穷不会生根,落后不会长远,相信江苏将很快迎来苏北与苏南比翼齐飞的一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