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年要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

2009-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要求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

成美好现实的历史责任,就要具备“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

以执著的信念提供前进动力。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执著的信念,是指对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终生不渝的追求。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人们知难而进、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的民族和国家就没有未来,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无所作为。古往今来,凡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近百年来,中华儿女之所以能前赴后继、战胜千难万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就是因为有执著的信念。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当代青年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优良的品德实现闪光人生。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品德,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不讲国家利益和社会奉献,只讲个人利益和个人奋斗,这样的人是没有光明前途的。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尺度,对个人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优良的品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品德优良的人,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人为什么而活着?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青年时期是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优良品质的关键时期,解决好立身做人的问题对健康成长至为关键。只有注重优良品德的培养,才能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闪光的人生。

以丰富的知识奠定进步根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映象。“知识就是力量”,“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我们党历来重视引导青年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知识。毛泽东强调,“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邓小平提出,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江泽民要求青年学习全面、广泛的知识,特别是新知识。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青年要担当重任,就必须广学博览,扩大知识面,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切有用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为成长发展夯实根基。

以过硬的本领促进建功立业。本领指的是能力和本事,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古人说“本领若是,事事发出来皆是;本领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道出了掌握本领的重要性。过硬的本领是成就事业和人生的必备前提,能做大事者,无不具有过硬的本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具有各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合格建设者。青年的本领,一是体现在学习能力上。提高学习能力,刻苦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真才实学,打牢基础,是青年要掌握的第一本领。二是体现在实践能力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读书是学习,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本领不仅是学出来的,更是练出来的。读了“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样才能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就出过硬的本领。三是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希望在青年。青年必须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执笔:钟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