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短暂而深刻的历练

2009-07-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义遒 我有话说

我与慈中的因缘,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那是1944年,我小学毕业,不满12岁。那时宁波被日本人占领,城里的中学不是停办,就是进行着日伪的奴化教育。我不甘心接受亡国奴教育,面临辍学危险。听说三七市办了一所初中,是慈湖中学搬过去的,属中国政府领导,就非常想去学习。三七市离家远,只能寄宿读书。寄宿需要较多的费用

,母亲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几只锡瓶供我交了第一笔学杂费。这样,我得以进入这所中学读书。当时她的名字是“正谊初级中学”。

记得我是和黄山同乡、我的表舅王仁铎(瑗初)一道,由他父亲带着进入设在三七市“董氏宗祠”的学校的。拜访了校长胡绳系(?)先生,请求他允许先只交半学期的膳宿费,得到他慨然允诺。后来胡校长为人宽厚仁慈的言论就在乡里传诵。

董氏宗祠是够大的,容纳我们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上课、住宿和教师的办公、生活绰绰有余。当然,实验室和操场是没有的。我们一年级的教室设在祠堂正屋西边的偏屋里,隔着一间厅堂,对面就是胡校长的办公室兼卧室。二、三年级的教室在正屋东、西侧厢房的楼上。教室里我们白天上课,晚上点着菜油灯自习,秩序井然。

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一年。我们在沦陷区,也知道德、意已经败退,相信日本也将走上同样下场,急切地渴望抗战胜利。那时,日伪部队通常只龟缩在县城和几个据点,不时出来“清乡”骚扰。乡下广大地区由游击队控制,游击队有国民党游击政府领导的,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三五支队以及地方武装,各方之间呈现犬牙交错,来回拉锯,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这块地方是共产党三五支队占优势,学校名义上属国民党“游击政府”领导,实际上受共产党关顾,许多年轻教师倾向共产党。尤其是音乐和美术老师,给我们讲了不少共产党领导抗日和陕甘宁边区及延安的故事。我们不仅知道有“蒋委员长”,还知道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甚至还有一个“鲁艺”。音乐教师为了使我们不忘根,要我们反复吟唱慈湖中学校歌:慈湖湖水清且涟,阚峰罗列高插天……

虽然看不到涟漪澄澈的湖水和高插云霄的群峰,我们自以为是传承了慈中的衣钵。

我们也唱着这样的歌,心目里非常佩服共产党: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三五支队的宣传工作非常出色,每次大一点的战役下来,都会有一些歌,比如沈师桥大捷、东埠头战役、歌颂战争的胜利。其中有这样的词句:

何司令,下命令,打他个,下马威……

这何司令就是三五支队的司令何克希同志。我有幸见到他一次,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打仗会有牺牲,也少不了悼念牺牲同志的悲壮歌词:

洪魏郊外,青草青青,新冢清清,

在这新坟里,埋着新四军三五支队牺牲兵,同志们……

部队要整顿,进行军纪教育,就有一些带着调侃色彩的歌词,批评吊儿郎当的士兵:

有一个同志叫胡老海,一贯是个皮条三,借了人家东西不送还,甩掉筷子打破碗……

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把浙东游击区这些歌曲收集起来,那是一大本呢!从这里可以回味那激动人心的战斗岁月和游击队英勇抗战的历史事迹。

我们沉浸在愉快或悲壮的歌声里,对胜利充满着的信心和希望。一次,三五支队大批人马驻扎在三七市,老师决定发动劳军运动。我们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课本上的配方,踊跃主动地买来了许多牛油、烧碱等原料自制肥皂,去慰劳三五支队抗日战士。就是那一次,我在三七市街上见到了我们非常崇拜的何司令,引以为荣。

现实是残酷的,好景不长。家境的困难和敌人的骚扰,使我们不得继续安宁读书。先是因为再也难以交纳后半学期的膳宿费,从寄宿改为走读。我和王仁铎住在我祝家渡的外婆家,每天带着饭盒走几里路上学,午饭在学校热了吃。但是这样的生活再也没有像住宿时那样自由、开心、充实和丰富多彩了。而且,随着日寇在太平洋战争的节节失利,拼命垂死挣扎,加紧了对游击区的清乡、扫荡,形势日益艰难危险。学校酝酿着向山里搬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渐渐地连走读也坚持不下去了。怀着无限的惆怅,不尽的惋惜,我悄悄离别了老师和同学,离别了那“董氏宗祠”。我失学了,一直到抗战胜利。不久,这所学校也散了。

尽管在“正谊初级中学”的学习生活是短暂的,对我却是最深刻的历练。1946年,我在宁波中学恢复了中学学习。目睹国民党统治下政府腐败,战火弥漫,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心中燃起了对三五支队的依恋,对共产党的向往。我盼望共产党回来,盼望解放。这股热切的心情奠定了自己人生的道路。而我似乎确实是慈湖中学的学子,因为正谊中学确实承继了慈中的衣钵;因为在我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就读过的九所学校中,我记得的,并能不时吟唱的,毕竟只有这唯一一首慈湖中学的校歌:慈湖湖水清且涟,阚峰罗列高插天……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北京大学毕业,196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8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以及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核磁共振、量子频率标准和激光冷却原子,曾研制成我国第一代原子钟。著有《量子频标原理》、《原子的激光冷却与陷俘》;在高等教育研究上有《谈学论教集》、《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等书。慈湖中学三七市分校1944级学生。

宁波市慈湖中学

学校前身是慈湖书院,为宋代大儒讲学之所。1902年,由同邑乡绅陈屺怀、关维震等发起,在书院原址上创立慈湖中学堂。1941年4月,日军占领慈城,慈中被迫解散。1942年秋,为抵制敌伪奴化教育,校长胡绳系等在县之东、西、北三区四点分散办学,一面坚持教学,一面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各分部师生二百三十余人,返慈城复校。名师钱万斯、叶建之、江圣述、翁心惠等在此悉心执教,为学校建树起“校风正、师资好、治学严、质量高”的声誉。

母校回望

陈忠实《难忘一渠清流》

…………………2009年7月2日 2版

胡鸿烈《母校的栽培永志不忘》

…………………2009年6 月23日   2版

王礼恒《难忘苏州三中》

…………………2009年6月13日2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