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会宁:今写教育史奇迹

2009-08-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韩业庭 我有话说

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有这么一块神奇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9位元帅以及8位大将、46位上将等,这些中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赫赫人物,都曾会聚在此,并在这里书写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

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

革命圣地――会宁。

钟情于自己的历史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宁,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此画上了句号,会宁便成了这段重要历史的见证。红军,会师在一个虽然贫瘠却不缺慷慨的地方。

如今,驻足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仰望会师纪念塔,仿佛看见中央红军5万多将士鲜血染红的湘江,仿佛看见皑皑白雪覆盖的夹金山和茫茫水渍掩盖的草地,仿佛看见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把马尿当水喝、用野菜当干粮的情景,仿佛看见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的英勇悲壮,仿佛看见红五军军长董振堂被敌人残忍地割下头颅高悬在城墙上的残酷壮烈,仿佛看见罗南辉、柴洪宇等数千将士在会宁这方热土上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壮举。

多少年来,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数以万计红军将士碧血不冷,英灵不散,他们从二万五千里的尺寸间走来,从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枪林弹雨中走来,聚集在会宁,耸立在这座傲视苍穹的纪念塔前,它的含义已不再是砖石木瓦、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它分明是红军将士一个个不朽英灵的化身。

毛泽东在谈到会宁会师时曾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革命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教育的一方沃土

在“会师精神”的鼓舞下,贫瘠的黄土高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坚持打响“三张牌”: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建设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尤其这张金色牌,已经打响了西北,打到了全国。

会宁人对教育的重视可谓绝无仅有。老百姓宁肯房不盖、车不骑,宁肯吃得差一点,过得苦一点,穿得旧一点,也要攒下钱来供孩子上学。在他们心中种地,不全是为了打粮糊口;养猪、养羊、养鸡不全是为了吃肉、吃蛋、挣钱,也不全是为了家用开销。最最要紧的目的,就是供孩子上学。有人如此描述:“新婚夫妇把盖新房的木料送到了学校,宁肯自己睡窑洞,也不愿孩子受日晒雨淋之苦。”

这就是会宁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在会宁的有些农村,虽然温饱都难以解决,但可能每户都是大学生家庭,双博士甚至三博士之家都已司空见惯。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没有见过火车,没有见过电脑,没有进过城,但他们却见过博士。正是无法想象的贫困与难以形容的苦楚激发了会宁人的斗志,他们坚信:“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只有读书使人不受穷”。就这样,朴实的父老乡亲们无日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谱写着他们的希冀,创造着“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在“苦瘠甲天下”的土地上凝聚和统一了最肥沃的教育事业。

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全县累计向全国大专院校输送大学生6万多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1000多人,硕士学位者5000多人。会宁学子踩着红军的足迹,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走向了全国各地及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誉。

有人说,会宁学子“吃着小杂粮,敬奉孔夫子,唱着会师歌,走进大学门”。家长苦供、领导苦抓、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是会宁教育的真实写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