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今天的科普该如何定位

2009-08-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效民 我有话说

目前,国内科普研究的主要热点是针对科普工作的目标(是否应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机制(公益性PK市场化)、主体(科学家还是媒体,需要职业化吗)、定位(科普角色、功能体现在哪里)等方面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并引发不少争议。下面,笔者围绕以上几个主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科普的

目标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吗

今天的科普工作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视作基本目标已被普遍认同,但是对于科学普及对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到底有多大贡献,尚无定论。

中国科协针对18岁至69岁的成年公众进行的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相应越高,而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几乎为零。由此,我们似可得出一个颇令人感到意外的结论:如果排除了科学教育的作用,科学普及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贡献基本为零!至少对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公众而言,科学普及对提高其科学素质的贡献极为有限。这种现实而无情的统计结果无疑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认真的思考。

首先,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质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正规教育。国内外的相关统计显示:国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与其受正规科学教育的年限有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尤其学校的基础科学教育是提高普通公众科学素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手段。我国的学校教育至今连9年义务教育尚未普及,是我国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真正“亡羊补牢”的措施在于尽一切可能保障所有国民接受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失学者和辍学者,进而逐步延长国民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

其次,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普及的唯一目标过于狭窄。从单向的普及科学到双向的公众理解科学,再到今天协商互动的科学对话,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科普已不仅要求公众单方面提高科学素质,更多的是如何建立科学与公众间的交流沟通机制,以更好、更方便地满足公众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文化,到民主参政等不同层次的需求。若把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作为当代科普的唯一目标,将会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在具体实践中也必然存在操作及评价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科普主体需要职业化吗

面对当代科普的职业化发展趋势,对科普的主体尤其科学家的角色需要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

首先,在科普主体职业化、多元化的同时,需要保持各主体间的多级交流与协作关系。如果说科学家的科研探索工作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头活水,那么大众传媒就是今天沟通科学和公众的一座桥梁,要在后者中准确、适宜地反映科学,科学界与传播媒介保持良好关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前提。因而需要建立科学界与大众媒体的双向交流、协作机制,不断增进彼此在科普中的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

其次,就科普责任来说,有必要把“科学家”的概念作进一步区分。可以考虑分为科学家个人和组织两类――前者指作为个体的科研工作者,后者则是小到项目课题组、实验室,大到科研院所、科技协会等。就前者而言,针对每一位科学家在科普方面提出职业上的工作要求甚至量化考核指标明显不现实。就后者而言,由于在人力、经费、设施等方面有着相对丰富的资源保障和选择空间,完全可以考虑在科研组织内部设置独立、专门的科普工作职位,鼓励在科普创作、宣传方面有专长、有兴趣的科研人员专职或者兼职科普工作。

职业化的科学普及无疑将为促进科学的传播带来一个全新的局面,也将更需要科学家的积极投入和配合,而不是让科学家退出科普领域。

科普是公益的还是市场的?

今天的科普工作不再仅是某些个人和团体的业余、自发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事业和社会的系统工程。许多国家认识到,科学普及作为一项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社会教育活动,是保障科学与社会协调进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因而带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

在科普工作的发展建设中,政府已成为重要的支持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如许多国家政府从立法和资金保障两方面大力扶持科技馆建设事业,对科技馆(博物馆)给予法律上的保护,确定其公益法人的地位。我国近几年也在逐步通过政策鼓励和财政补贴实施类似的科普惠民措施。

除直接参与外,政府部门还通过建立适宜的社会机制来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科学普及,充分发掘全社会的资源。如美国一些企业的生产线和生产过程向公众开放,通过科普展示既使公众对企业生产有直观深入的了解和信任,同时无形中企业也做了广告宣传。这类科普方式并不需要花多少钱,有了相应的措施规定,公司企业也有动力做,关键在于建立具体适宜的政策引导机制。我国的《科普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普及工作常带有一定的文化产业属性,借助市场机制引导和促进科学普及同样是一条有效途径。闻名世界的美国科幻片不仅吸引了大批科学爱好者,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票房价值。而利用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等自然景观开展的科普旅游热线、数字娱乐科技馆、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同样大受欢迎,并且利润可观。

科普的价值体现和角色定位何在?

相对于传统科普重视强调科普作为生产力的角色而言,今日科普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又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其主要表现是:一、试图采取学校正规教育的惯有思路,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科学素质标准来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二、常常将公众视为同质、均一的整体,客观上将公众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具体的科普实践过程中,这两方面都值得商榷和思考。

首先,从科学方面讲,面对当今科学知识的海洋,到底应该给公众提供哪几桶水呢?目前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制定国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试图通过让公众掌握一些基本科学知识,以不变应万变。而实际上,一则科学知识无穷无尽且日新月异,另则公众遇到的科技问题往往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应对,更无法保证二者有效衔接。因此今天科普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方便、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而不是无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其次,不同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个性化、多元化的,并且在繁忙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公众很难统一接受某种并不实用的“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将公众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以及有所谓知情权的纳税人,都容易视公众为均一、同质的群体,进而忽视公众对科技的多元化需求,使得科普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单调乏味。

与科学教育相比,科普的对象及需求更加多元和复杂,手段是非强制性的,不可能要求公众再像在校生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化、统一化的普及和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当今科普的价值体现和角色定位进行再认识。

近年来科学对话、共识会议等新科普方式的出现日益表明,公众在科技的实际应用、发展协调、政策决策的参与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今天的科普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和科学界的义务,更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因此,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等新的维度,进而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定位导向的科普模式。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科技论坛》供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