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养生贵在养神

2009-08-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云霞 我有话说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学自《内经》始至今,积累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

《洄溪医书》里记载,有一位新考上的状元,告假返乡,途中突发疾病,医生诊视后曰:“你的病很重,七天内就要死,快赶路吧,抓紧点可以回到家

中。”新状元垂头丧气,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七天后安然无恙,这时其仆人过来说,“那位医生有封信,要我到家后交给您。”只见信中写道“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

《四川医林人物》里有一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治。李健昂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生气愤至极,忘记了怕亮光的毛病,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王姓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好了。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曾遇到一个秀才,这个秀才婚后不久老婆就突然去世,秀才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我是男人,怎么能怀孕呢?庸医也!”后来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还把此事作为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没过多久,秀才食欲增加,心情开朗,病态消除。

以上三例其实是运用了《黄帝内经》中的以情胜情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以情胜情法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这是祖国医学独特的心理治疗和康复方法,是一种整体气机调整,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历代养生家把调解情志作为养生寿老之本,防病治病之良药。养生贵在养神,不懂得养神的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因此,注重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