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人才培养中的错位问题

2009-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我有话说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很难找到适用人才。我们现在是一个产业大国,着重点是如何培养与其相适应的适用性人才,但现在教育的结果却与此有着巨大反差。”在近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和SMC(中国)有限公司举行的“校企联手培养应用性人才大讨论”活动上,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之间出现的错

位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SMC公司总经理赵彤曾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上的感叹发自有着产学两重背景的他。他说:“不管你在学校学的多么多,多么好,到了企业后,企业希望你能把所学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指技术,还包括成本、质量、交货期等,包括在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实现总结、策划、组织、执行、反省、革新的全过程,还包括不畏困难的积极心态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他看来,学校和企业判定好学生和好员工的标准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毕业证书只是学校对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认可,但在工作中,企业更注重一个优秀成员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于是,经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学业成功,但在职场上并不成功。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是学校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间出现的错位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开展产学结合多年了,副院长毛智勇说:“在学校,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无论转多大一圈,只要答案对,我们就给满分。但在企业不是这样,节省成本、节省运行时间、提高效率更重要。”毛智勇很好阐释了现在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之间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错位。

作为SMG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傅沛明还经常体会到学校培养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间的另外一种错位:“一些大学生一进企业,就要求搞科研,搞设计,其实对于一个没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是无法承担好这些工作的,有的学生所学专业明明就是要从工厂和企业的操作一线上做起的,但学校好像缺乏在这方面的引导,个人也在这方面认识不足,导致眼高手低。”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错位呢?在傅沛明看来,就是学校要培养适用性人才。适用性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依赖于目前学校和企业间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成熟的产学合作,同时,还要有一些理念方面的提升。“所谓适用性人才,就是不以学历高低衡量人才,他们认同、适用企业的文化,择业的时候就有投入自己所选行业的愿望,择业后脚踏实地,愿意从生产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

而这样的适用性人才的培养,对学校而言,就不仅仅是一张成绩单,一些技术证书,甚至一些实际操作能力了。傅沛明说:“企业需要的人才,不是班上学习成绩第一名,不是成绩为先,而是更在乎人品,是以德为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不是英语成绩很好,甚至还会第二外语,而是更在乎是否有持久的学习能力,有无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树立很好的职业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成才,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心志的力量。”赵彤说,“但有的大学生不能耐下心来从一线干起,从基层干起,不能经历挫折,更耐不住寂寞,受不了委屈,往往在工作的第一步就输了,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心态上。其实人成功不是很难的事,往往就差那一步。对于大学生来说,心志的历练更重要,告诉自己你不只是站在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里,这不只是对大学生的挑战,更是对中国教育的一个挑战。”

的确,在讨论会上,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现就职于SMG公司6位大学生以成长的经历,给这个讨论加上了很好的一笔注释。他们当中最早的毕业于1996年,最晚的毕业于2003年,却都从一线做起,有的在技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成长为技术骨干,有的以协调合作能力见长成长为生产与管理骨干,有的从销售员做起成长为销售主任,有的则凭着勤奋好学成长为公司培养的硕士,他们中大多数被公司送往日本短期或长期学习过,他们自信地说,素质教育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养成的。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柳贡慧表示,讨论会给学校今后的工作启发很大。如果说学生是学校的产品,那么这一“产品”如何为其“上帝”也就是企业所满意,是今后学校必须下功夫去做的事,而起点就是必须解决这些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与社会、企业所需错位的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