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穿越生死场的自由孤魂

2009-0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博实 我有话说

以前,我曾读过林贤治先生的许多文字。我感到,他是一位有浓郁诗人气质和敏锐洞察力的学者和批评家,无论是学术文章,还是随笔札记,他的文字都率性、醇正,并且始终透射着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力量。这部传记文学新著《漂泊者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不仅保持了他以往的叙述风格,而且还显示出作者重现历史、

重现作家萧红卓越文学成就与生命“萍踪”的朴素情怀。作者以优美的、充满诗性的语言,以不乏凄婉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叙写了一代文学天才萧红的传奇人生,为我们呈现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作家萧红。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我想通过萧红,揭示自由的悲剧困境,彰显一种自由意识,无论在文学还是在更广阔的人生之中”。

“谁能绘得萧红影?”聂绀弩老先生在纪念萧红的时候,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其中似乎就隐含着他们那一代人对萧红扑朔迷离生命历程的难以把握的感怀。在今天,我们如何来看待和重新认识萧红,如何理解萧红传奇般的人生和文学成就?成为摆在所有萧红传记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最能见出作者思想和艺术功力之处。我觉得,林贤治的这本《漂泊者萧红》就与以往几种萧红传记不同,他是竭力地在激荡的历史烟尘里,捕捉、“还原”一个符合诗人精神气质的萧红形象。如果在读过这本萧红传后,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作者对萧红生命、写作历程的叙述方向的话,那就是:漂泊、孤独、自由、悲剧。孤独的漂泊,以及她选择自由的悲剧,使我们看到一个灿烂生命的零落成泥。但是,林贤治却愿以最大的努力“能重播其内质的芳馨”。

看得出来,作者的叙述没有将萧红的生存、生活路径与她的写作分割开,而是紧扣萧红生存的悲剧性情境来描述她的为人为文的。“真正的作家生活在作品里”,林贤治深谙萧红的生存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他敏锐地体悟到,萧红的家世、个性、自我选择和现实遭际对一个作家写作的影响。特别是,萧红的写作与她颠沛、漂泊生活的关系,与她的爱情、复杂情感的关系,是作者所最为关注的。可以说,作为一个处于底层的、在个人生活道路上顽强挣扎的女性,萧红对生活的理解和判断一定是独特的。她短暂人生的那种凄苦,那种流亡生涯,她的爱情悲剧,她天性里或者说是骨子里的那种渴望自由的灵魂,使得她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生和死的观念发生了升华。也正是在她一波三折的“漂”的经历中,在生存的苦境中,在她不可抗拒的生命本身的自由意识里,萧红实现了一次次文学梦想的飞翔。充满了自由精神的出走、离去和“漂泊”,显示了这位“五四的女儿”萧红,对个人存在价值和尊严的坚韧捍卫,也表现出萧红作为底层生存者的革命性。

不管怎么说,萧红是幸运的。在“民族魂”鲁迅先生的光耀之下,即使在当时意识形态对文学日趋严重的干预之下,她的文学探索及成就,才并没有被广大的文学同行所忽略、回避和贬损。可以说,她在写作中穿越了自身那个孤独灵魂的生死场。林贤治的叙述,帮助我们接近了那个在历史长河中起伏的萧红的原貌。

作者还发现了萧红文学创作心理上女性特质和悲苦情境,以及她的作品与她的精神气质的内在联系。作者不仅对萧红的代表作《生死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还能够深入到作家的内心探幽发微。萧红就是这样的作家,“在她的书中,生命赤裸,她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不能放弃作为一个受难的女性个体的存在。在写作中,也要使她同所有的规范决裂,而与庸常的美学趣味相乖违。她的作品,诗一样表达心灵,表达直觉的经验和意义”。独立的人格,诗性的小说,孤独而自由的灵魂,构成了萧红生命的本色,也留给后人关于她无尽的猜想。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这本传记《漂泊者萧红》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自由,在叙述萧红的时候,所显示出来的同样诗性的、精神的自由。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在作者与传记主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跨越了时空的精神连通。

林贤治在写作这部传记时,很好地处理了纪实和想象、虚构的关系。他写作的依据,一方面,是对大量萧红同时代人的回忆录和自传性文字的参阅,以此来避免那种小说式的虚构和敷衍,而且尽力忠实于历史,“还原”和重现当时的故事“场景”、话语情境。作者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学者的姿态和视角,追求谨严、丰厚的真实效果;但是,另一方面,他并没有拒绝扩张一种想象的空间,其中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冲撞,萧红的性格命运,都有作者合情合理的推断、猜想、悬疑。作者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学者的姿态和视角,追求谨严、丰厚的真实效果。这就使得这部人物传记,充溢着诗性的风格。

萧红,这位我们在今天看来,仍然还有些隐秘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漂泊的孤魂,在她短暂的生命暗夜里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字。可以说,她为一个时代和民族立了言。司马迁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的三个不朽,从这个意义上讲,萧红应该是不朽的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