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的“脸”是长久竞争力

2009-0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剑锋 我有话说

三年前,我第一次去宁波。这是一座与北方有很多不同的城市,我很兴奋,沿大街小巷转来转去,转累了,想休息一下。这里恰好是中心广场,广场上人很多,我想在台阶上坐坐。于是,从包里掏出纸巾,想擦擦台阶。擦了几遍,不见痕迹;又拿出一张,还是如故。

这是我爱上宁波的原因。一座城市的台阶,尚且如此;

这里的街道,这里的公园,这里的小区,这里的环境,这里的卫生,使我对宁波一见钟情。由于业务关系,这些年,我跑过不少城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并不多。然而,有几座城市的“脸”,至今还镶刻在我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掉。

丹东的“脸”,是那里的人。我第一次去丹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是和一位退休返聘老同志去的。在那里办业务,人地生疏,很不方便。于是,“肩膀上扛着的两张嘴”,便不时求助当地人。坐车,一上去,就有人给与我同行的老同志让座;问路,好心人会一遍遍告诉你,路上有什么标志,哪儿岔路口别走错了,坐车到什么站下车;直至你说记住了,他才放心离去。有时,他走出很远,还要特意跑回来,告诉你,下车向前走不是往后走。

邯郸的“脸”,是那里的树。邯郸城市主要街道两旁多是梧桐树,枝与枝相连,叶与叶重叠。盛夏的午后,走在人行道上,冷风习习,保准晒不到太阳;若遇小雨,不必打伞,茂密的树叶,就像联手托起的巨伞,保准淋不湿你的衣裳。人总说树木是“天然氧吧”,是“绿色空调”。据说,一座城市的树木要形成规模,至少需要二十五年。也就是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打基础、利长远”,得未雨绸缪。

近日,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全省环境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打了这样一个比喻:“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脸面”。没有这张“脸”,谁会记住你呢?于是,城市的“脸”不只是容貌,也不只是一任领导的“政绩”,而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有什么样的容貌,有什么样的精神,就会给“远方客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在讲软环境竞争的今天,印象不就是城市的形象力吗?不就是城市的感染力吗?不就是城市的竞争力吗?有的外商,在一座城市安家落户,并不全是看优惠政策;有很多人,看的是城市的“脸”,以及它的精神风貌。

“脸”要常洗,才落不上灰尘。可是,我们不要把环境卫生仅仅看成是城市的“脸面”。要全面地看,要整体地看,要发展地看,这样才能跳出环境卫生看“脸面”。我所说的宁波、丹东、邯郸,他们的“脸”还是“脸”吗?可能就是吸引力,可能就是形象影响力,可能就是凝聚力,可能就是经济扩张力,可能就是发展潜力;城市的“脸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长久的竞争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