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汉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2009-08-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伍新木 祝平衡 我有话说

近年来,武汉市汉南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内资源优势,以发展循环农业为突破口,实行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发展科技化、现代化,农业种养循环化、生态化,农业产品品牌化,使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改善、农民收入增加三大效益凸显,成为农业部授予的绿色食品示范区,形成了7万亩甜玉米种植基地、3000亩礼

品西瓜生产基地、2.3万亩名特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年产30万头猪生产基地。

汉南通过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集中,工业发展一区五园,实现了农民转移就业,土地集约利用,环境集中治理。通过实施农村家园建设,将现有的101个农村居民点合并成4个中心集镇和20个中心村,实现了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汉南被民政部授予整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汉南的工业、农业、社区发展之路,其实质是建设“两型工业、农业、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汉南已成为武汉市“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先行区。

从汉南区新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均等的公共品享有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城乡之间享有均等的公共品、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首先要有市民、村民、农工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逐步向农村、农民和农场工人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以逐步实现地域、领域、行业、类型等方面的全覆盖。汉南大力推进社会保障,2007、2008年低保、合作医疗、再就业技术培训等资金支出占该区公共财政的10%以上,成为湖北省首批“平安区”,2007年实现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率100%。

其次,以工促农,工是关键。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工促农,工是关键。工业化本质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落后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非农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过程,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需求。工业是财政的源泉,工业化程度提高了,才有充足的财力支持乡村建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化也是改造社会、改造生产、生活方式的力量,伴随着农民的非农化转移,素质的提高,会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社会基础。2008年,汉南城镇化率已达74.1%,2008年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同比提高5.71个百分点,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1元。

再次,以城带乡,城是龙头。正确把握“两个趋向”,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很难使“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必须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的本质含义是城市资源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这些资源既包括城市工业资源,也包括城市商业、信息、金融、科技、教育、医疗、人力等资源,城市资源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和广大农村的发展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城带乡具体体现在:产业带动,要素带动,市场带动,方式带动,文明带动,最终走向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汉南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是一个中心城、三个中心镇、四个中心集镇和二十四个中心村,构成了城――镇――村的梯度带动形式。

第四,便捷的交通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关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是单向运动,必须实现工农、城乡互动,才能走向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的良性循环。为此,必须依靠快速便捷的交通,只有交通改善,农村经济地理区位才能得以改善,才能改变城乡各项要素的利用方式和使用价值,提升要素价值。过去汉南是特大城市武汉的远郊农村,交通不便限制了它的发展。今天,随着长江金口大桥、汉洪高速、京珠沪蓉高速、随岳高速的贯通,长江黄金水道的振兴,汉南交通格局得到极大改善。沌口开发区东扩南移,也使汉南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三年来,汉南共引进50多个项目,六成以上为汽车零部件企业。

第五,集约化集中化是重要途径。汉南工业园区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62户,占工业总量比重达92%,成为汉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居民向社区集中,农村社区化,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我国农村村庄数量庞大、位置分散,以自然村为单位实施公共服务成本过高;各级政府财力不充足,在原有体制框架下运作,让有限的政府财力、人员和公共服务资源,直接延伸进入每一个村庄很不现实。所以农村社区化是必然选择。因为社区化不仅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而且可以引发人流、物流、信息流向中心村聚集的效应。

第六,改善软环境,制度创新,引入社会先进生产要素是重要举措。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三农”在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农业现代化缺乏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的有力支撑。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引入社会先进生产要素,打破城乡分治的体制,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破除农村生产要素不能有效流动、流转,城市先进的生产要素不能流入的制度障碍。汉南已率先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农村、农民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都可以依法和社会上先进的生产要素结合。这也促进了汉南农村跨越式发展。

由上可知,从“汉南模式”到“城乡一体”跨越的本质是制度、体制、机制的跨越。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