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旅游业如何在危机中率先复苏

2009-08-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8月1日,辽宁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游客爆满。

主持人:本报记者王小润

嘉宾: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研究员陈文玲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首都发展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杨开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财政与

贸易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刘德谦

记者: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但旅游业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均出现好转迹象。这是否说明,旅游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具有拉动内需的特殊优势?

陈文玲:当前,世界经济虽在回暖,但并未走出衰退,全球和我国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旅游业率先实现复苏和增长,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启动复苏的最先力量必然是对终端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综合消费、多层次消费、可持续消费和热点消费,更是一种终端消费,具有需求广、关联高、带动大、起效快的特点。尤其是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国民旅游需求旺盛,因而是实现率先复苏,进而促进其他产业复苏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次,旅游业虽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但在经济衰退中人们倾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更大的出游愿望,加之旅游业具有较强的自我适应、调节、恢复能力,因而旅游业常常是最先实现率先复苏的行业之一。这已经被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所反复证明。

记者:从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上看,旅游业实现复苏的可能性有多大?

杨开忠:旅游业是拉动内需和优化发展方式的重要产业。它不仅为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和旅馆住宿等输送了客源,而且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正逐步成为人民大众更广泛和普遍化的选择。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5000美元,旅游休闲消费将进入强劲增长时期。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这意味着,从现在起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旅游消费势头强劲、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之外,旅游市场需求、市场结构、产品供给、产业形态等也会快速发生变化。这种状况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深圳等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的大城市陆续显现。

上半年旅游收入增长情况

刘德谦:从现实看,去年以来,旅游业推进“乡村旅游倍增计划”、“旅游促进就业行动计划”、“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推动有关省市试点“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引导有关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实施全球旅游推广计划、举办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活动、加快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步伐、千方百计帮助旅游企业克服困难、研究论证以落实带薪休假为重要内容的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编制国家旅游线路等,进一步培育了假日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等消费热点。年初以来,虽然入境旅游继续下降,但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保持了较快增长,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屡创新高。春节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09亿人次,旅游收入50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7%和23.1%;清明节和五一节的各3天假日,全国各地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均呈上升之势,平均增幅约超过一成以上。眼下,受危机影响较大的江浙等地区每到周末都会出现景点游人如织、住宿爆满的状况,旅游消费不仅拉动了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还促进了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率先复苏的趋势。

记者:旅游业的复苏,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陈文玲:旅游业是具有现代服务业龙头特征的重要产业。现代服务业附加价值高、拉动力强,既是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现阶段,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15%、52%、33%,而世界平均是5%、31%、64%。说明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杨开忠:把旅游业定性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200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已经达到9.6%,旅游创汇在服务贸易出口额中的占比已经达到33%,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业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发展方式的优势产业,它兼具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是现代服务业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不仅可以拉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并能创新、催生出许多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为现代服务业注入了澎湃的活力。因此,在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大形势下,积极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把旅游业定位于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是一个重大的观念创新,是否意味着旅游业本身也将进行新的调整?

刘德谦: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仅用了5年,远远快于美国20年、法国17年、韩国10年的时间,这既加速了大众化旅游消费需求的到来,也带来了诸多需要加快适应和解决的问题,包括思想观念、基础设施、供应水平、服务能力等。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旅游行业要抓住机遇,立足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更要着眼长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要大力促进旅游消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度假等消费热点。二是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特别要高度重视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之后,城镇化、同城化效应对旅游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加快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着力培育本土跨国旅游集团。四是要切实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五是要全面推进旅游改革开放,重点理顺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关系,提高我国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六是要充分释放旅游业在促进社会就业、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为危机过后新一轮经济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上半年旅游人数增长情况

(图表制作:李金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