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泛北合作:由共识到务实

2009-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董城 刘昆 通讯员 梁达政 我有话说

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作业区繁忙的一角(新华社发)

8月6日―8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北海等城市举行。

从理

念发端到实质推进,从合作亮点到发展支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下简称“泛北合作”)已悄然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东盟重大区域合作。

4年时间,泛北合作缘何能风生水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惑,中国和位于东南亚的邻居们又将怎样破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在从这些问题中,寻找深刻答案。

历史规律、共同愿景形成牢固基础

历史的规律是那样的巧合而严谨。千百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已形成了某种时代背景下的默契:每当中国经济发展、开放进取的时候,往往也是同东盟各国关系紧密、合作交流频繁的时代;反之,就是同东盟各国交往最枯竭的时期。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中,仅一湾之隔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就已十分密切;从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通向东南亚各国的坚冰再次被打破,早期的华侨华人与所在国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推动了国家间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讲到的那样,“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同,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

许多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都表示,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悠远的文化传统已然在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形成了一条纽带,这纽带正成为共同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众所周知,在国际间的合作中,国家利益永远是一个国家战略制定与实施中最核心的部分。中国与东盟之间,要想真正实现合作与发展的愿望,就必须找到符合共同利益的契合点。”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说。

专家指出,这个契合点,就是渴望发展的共同愿景。无论是从中国与东盟各国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还是从各自国家人民的根本心愿出发,渴望发展无不是共同愿景中的最强音。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交流……一系列关乎发展的主题,吸引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热切的目光。于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之势,顺理成章、不可逆转。

与中国自身发展而言,北部湾开放发展无论是在中国沿海和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还是在南向开放与东盟的合作中都具有不能替代、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中,唯一的出海口就是北部湾地区,所以北部湾地区的崛起也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中、西部部分地区开放合作的龙头。

如今,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广泛展开,广西已不仅仅是泛北合作中地理上的支点,更已成为发展战略的支点。

深入探索、互利共赢共享时代主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历来引人注目。在中国与东盟间多次元首级会晤时,“积极探讨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可行性”频频被提及。

专家指出,关于泛北合作的肯定答案,使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交流、文化发展的新亮点,必须正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深入探索涉及泛北合作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古小松认为,泛北合作成在“泛”,难也在“泛”。广西,既是泛北合作这一重大战略的受益者,更是最直接的践行者、推动者。

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文化差异广、外交与安全问题难度大是目前制约泛北合作深入推进的主要问题。因此,寻找合作中实实在在的抓手就显得十分重要。

有专家提出,运作一流的项目是合作中最重要的支点。因为,项目承载着各方的利益,项目选择好,对各方都有利,大家就会有积极性。

在2009年的泛北合作论坛上,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被看成是重中之重。古小松解释,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位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所处的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自北向南纵贯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7个国家,是连接中国和东盟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国际大通道,也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组成部分,具有国际运输通道功能、区域增长极功能和经济辐射扩散功能。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可以从太平洋(南海)西岸陆上推进泛北部湾合作,加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全面开放与开发。

中国责任、发展意识构筑坚实保障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本次泛北论坛的嘉宾从新形势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机制、路径、领域和模式等方面,就如何拓展合作、化危为机,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研讨中,许多东盟国家都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和举国上下的发展意识,是最可信赖的合作保障。

早在2006年,泛北合作开端伊始,中国国家领导人就曾公开表示,中国虽然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处于逆差,但仍愿意向东盟国家开放市场,继续增加源自东盟国家的进口。于是,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梨子、柑橘非常便宜地进入东盟市场的同时,来自东南亚的榴莲、山竹、红毛丹等热带水果越来越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更是与泛北国家一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合作,为推动泛北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比如,中国政府出台了深化与东盟合作的系列措施,包括设立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信贷;在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签署了800亿元人民币和11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等,为泛北合作务实开展提供了项目和资金来源以及良好的金融环境。

近两年来,中国政府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把这些区域的开放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北海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和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以及广州南沙保税港、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赋予北部湾地区最开放的保税物流体系政策,为参与和推动泛北合作搭建了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开放环境。

拓展合作、化危为机打造新增长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加强区域、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共创生机,是应对这场危机的必然选择。机制是合作的保障。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认为,泛北各方应从区域各国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共同加快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纳入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总体战略和规划中,明确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均表示,泛北各方地缘相近,经济联系紧密、互补性强,合作的基础好、潜力大,应携起手来,拓展合作,化危为机,共克时艰。

知识与智慧的力量在本次泛北合作论坛中被提到了空前高度。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的成立被认为是泛北合作中的重要突破。论坛期间,还召开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工作会议,讨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成果。专家学者的建言,将被正式提交今年中国―东盟有关会议审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专家组秘书处的挂牌成立,也被看成是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与会嘉宾认为,不仅要将泛北合作纳入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外,还应该共同建立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以研究、谈判、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使泛北合作工作常态化;应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各国智囊和专家组的合作,尽快修改完善并通过《泛北部湾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审议;应在各国商会与企业间也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泛北合作的成果落实到民间。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建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应建立一个沿海经济带。目前泛北部湾区域内已具备了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如果泛北部湾合作各方共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海洋通道建设,使整个泛北部湾区域内形成一个以石化、重化工业为基础的新产业带,对于整个东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转移、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将在泛北合作的时代命题下得到率先崛起,并成长为泛北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泛北合作亦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重要的海上次区域合作,其深远影响将远远超过彼此的经济收益。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姆斯・莫里斯指出的那样,泛北合作区域将在今后十年间成为最令人兴奋的增长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图(资料图片)

(本报南宁8月9日电)

链接

2009泛北部湾经合论坛共话发展大计

8月6日―7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齐聚邕城,以“拓展合作、化危为机”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届论坛设置了“全球金融危机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合作”、“北部湾地区与东盟各次区域的合作发展”三个议题,旨在推动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克时艰、共赢发展。

论坛经过一天半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对金融危机下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对加快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和泛北部湾海上通道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新的共识;三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成功举行了第三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专家组秘书处正式挂牌成立;四是对如何利用中国―东盟合作的新进展、新机遇、新政策、新举措,进一步深化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和观点。

据了解,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出三年来,泛北各方合作共识日益深化,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格局不断完善。泛北论坛已成为充满活力、备受关注、富有成效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

(本报通讯员梁达政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