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论以创业带动就业

2009-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乔洪武 罗丕 我有话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全民的充分就业,才能实现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就业问题日趋突出。大量的适龄劳动力包括大中专毕业生都存在失业或隐形失业的问题。这不仅有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就业观念的问题,更多的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思路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创业带动

就业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治本之道。创业带动就业,是指劳动者创办新企业(包括合作组织、个体经营和项目)能促进就业,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创业活动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二是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本质的就业机制

创业是就业的本源,是最积极的就业形式。我们通常讲的“就业”,是指资本雇佣劳动,即“雇佣就业”。但资本首先需要被人来运用,才能创造价值和雇佣劳动力,所以广义的“就业”还应包括“创业就业”,即劳动主动与资本的结合。因此,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没有创业就没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就没有就业。在整个就业创造的链条中,创新是源头,一系列的创业活动不仅是完成创新,而且是创造就业的过程,促进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指政府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下,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发现由于技术、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机会,把握和创造这些创业机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从而实现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市场就业机制在新时期的新的集中体现。我们实行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一般是指劳动者自己寻找就业岗位,市场来匹配劳动力供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培训,帮助供求双方匹配成功。当我们把创业作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时,市场就业机制赋予新的内涵。劳动者自主择业,就成为劳动者自己开发项目、自创岗位;市场调节就业,是指劳动者在市场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政府促进就业,是指政府不仅要提供相关服务和培训,还要提供创业的政策环境。

因此,创业带动就业,就是要建立从源头上创造就业的机制,通过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或者说乘数效应的带动作用来促进就业、扩大就业,它是市场经济中最本质的就业机制。

创业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业正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创业活动推动着创新和技术进步,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载体,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国际上平均85%的新增专利、7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创业企业完成的。近年来,创业活动对我国GDP贡献的潜力在逐渐提升。创业活动从根本上促进了经济的内生可持续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真正源动力。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创业,既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保持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又能解决劳动力供需错位、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的困局,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是两个发展战略的载体和结合点。

因此,创业这一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动力、最活跃的活动,是发展之基、安民之本、财富之源,是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是解决我国就业难题、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出路。对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创业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就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各地必须加快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必须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应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因此,鼓励创业可以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凝聚大量尚未发挥潜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促进全社会的资源有效整合。推动全民创业可以培养全民创业精神,激发创业者把握市场机遇,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不断创新。在创业的基础上,实力雄厚的创业者会与同类企业展开竞争与合作,从而形成集群、壮大产业,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创业是促进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

毋庸置疑,创业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创新动力、最活跃的领域。只有不断地创新,创业者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业者通过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主创生新产品和新服务,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能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精神,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这是依靠市场实现就业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充分就业工作中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最均有创新性的战略。

虽然创业是解决城乡就业难、财政增收难、百姓致富难的有效措施。但是,我们对就业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停留在数量层面,就业的质量和“绩效”更需倍加关注,实际上,在现代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中,由于岗位设置过于专业、分工过于细化,对于中下层员工而言,轮换交流的机会很少,不利于管理经验的积累、不利于综合才能的养成,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创业精神的孕育。而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和受雇劳动者往往能深入地参与企业的管理运作,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密切协作,更要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具匠心,不断创新,方能在市场经济洪流中得到充分历练。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小企业才是催生企业家的真正摇篮,在这个意义上,创业能够直接带动就业,更能够通过带动创业,加速带动就业,促进整个社会的创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