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行动诠释爱心

2009-08-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朱伟华 我有话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把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为保障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政府和群众的信赖与赞誉。

救死扶伤行义举

肇东市7个月大的刘家男,出生后嘴唇呈开裂状。妈妈

带着小家男来到哈医大一院为孩子诊治。医生告诉她,孩子得的是唇腭裂,需要手术治疗,随后的消息更让这个年轻的母亲惊喜――在哈医大一院,孩子的这个病可以免费救治。“微笑列车”是由中华慈善总会和美国慈善组织共同开发的,旨在为贫困的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救助行动。哈医大一院“微笑列车”慈善救助项目已经运行了整整10年。截至目前,哈医大一院共为5400多名贫困患儿解除了病痛,医院投入200多万元。

在何孝文奔波了近2年后,她的女儿小邵旭最终幸运地成为北京华夏慈善基金会“爱佑童心”的受益者,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刘宏宇为小邵旭实施了心脏室间隔缺损手术,并获成功。何孝文说,两年前,女儿的病被确诊后,她就开始跑医院,期间,她已记不清为女儿的病来过哈尔滨多少次。2007年,当得知国内唯一一家专门救治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专业慈善基金会――北京华夏慈善基金会与哈医大一院签定了治疗项目协议后,何孝文看到了希望。经过申请,该基金会承担了小邵旭80%的手术费。哈医大一院还是民政厅唯一指定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医院,已为孤残儿童手术百余例,与李嘉诚合作建立了东北唯一的“重生行动合作医院”,治疗病人50余例。

医院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在国家和省内遭受自然灾害时,积极组织医疗队奔赴灾区抢险救灾,并捐献大量的现金和物资。

1998年,黑龙江省遭遇特大洪水,医院派出多批医疗队奔赴抗洪前线,救治伤员和居民,指导卫生防疫,为抗洪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非典”肆虐时,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了抗击“非典”的最前线。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院长周晋亲自带队赶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医院先后派出6批医疗队、71人次前往四川灾区,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标兵”。

送医于民无私奉献

多年来,医院领导班子始终把实现管理现代化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确立了“以人为本,优先发展,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

一支由国内著名眼科专家、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刘平教授牵头组建,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硕士、优秀护士组成的志愿医疗队,10多年,放弃节假日,驱车千里,无偿为那些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救助手术,从雪域高原的西藏到东北边陲的黑龙江,从大小兴安岭到长白山脚下,从松花江、牡丹江两岸到茫茫松嫩平原,从油田到林区,从城市到乡村,到处留下医疗队员们无私奉献的身影。这支医疗队凭着精湛的医疗技术、真诚无私的爱、崇高的医德、拼搏奉献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共计义诊近百次,诊治各类眼病患者10万余人次,使2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唤起了2000多个家庭生活的希望。医疗队十年如一日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服务的义举,得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以及广大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誉:哈医大一院眼科志愿医疗队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医疗队。

在哈医大一院,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他们坚持建设优良的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坚决纠正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在国内首家创立和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努力创办“让人民放心,让患者满意”的医院是哈医大一院永远不变的办院宗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