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作协研讨当前文学发展状况

2009-08-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付小悦 我有话说

市场化环境与网络等新传媒写作的介入使文学原有的写作内容和方式、写作人群和阅读目的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当今文学评论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文学新格局?8月18日,在由文艺报社和中国作协创研部联合主办的当前文学发展状况研讨会上,范咏戈、阎晶明、梁鸿鹰、彭学明、张陵、贺绍俊、李建军、陈晓明、王干、孟繁华、张柠

、张清华、张颐武、施战军、吴义勤、吴亮等18位评论家就当前文学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文学影响,成为与会评论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大家认为,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现象,但如何评价它、面对它,是当前文学批评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有评论家提出,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一方面要有紧迫感,要看到我们惯常的阅读习惯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传统文学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不宜把这些新生事物评价过高,要保持对他们的批判性。网络文学确实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作为整体,数量是巨大的,但是剖析个体,其文学性还有待具体分析。也有评论家认为,网络文学其实是伴随着现代汉语的变革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特征、语言习惯会形成新的文学样式。未来的文学格局应该是现代汉语文学与网络文学两峰对峙、相得益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提高网络文学创作质量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和利用网络对传统文学的传播作用。

“文学的界面在不断拓展和延伸。过去人们所熟悉的文学形态现在仍在发展,且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增加了进来,文学已经形成网络文学、纸媒文学或称传统文学和市场化的青春文学三足鼎立的局面。”评论家如此认为。而与此相呼应,作家身份的外延和内涵正在拓展,作家和作家队伍比以前更为庞杂和丰富:“以前的作家基本上是以作家协会为圆心画圆的。而今天,作家与非作家的界定开始模糊。作家原先被钦定的光环消失了,但作家的人数和社会影响反而在发散。我们已经很难认为专业作家是文学创作的唯一主流力量了。”

面对文学出现的这些新变化,“迅速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新的文学形式的价值评判体系,或者调整原有的价值系统,是重新确立文学尊严和文学权威的关键。”与会者如此认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