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载系一生

2009-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十年砍柴 我有话说

十六年前的盛夏,金城兰州槐荫蔽日。兰山脚下的火车站台上,泪眼纷飞,充溢着离愁别绪。我透过车窗,望见南面山坡上,一棵棵还未成材的树木,那是我们兰州大学的绿化基地。四年里,我们每年都要从红山根爬上去,为树苗松土、除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蓦地南唐后主这句词涌上心头。对那个即将寄身于兹的都城

,我有许多的憧憬,也有一丝丝惶惑。我不知道,兰大四载的受教,能否使我在满城冠盖的京华生存下去,进而崭露头角。

兰大对我一生,是不可替代的。这不仅因为我把最美妙的四年韶华留在那里,还因为我的气质、我的品格、我处事阅世的方式、我求学为文的门径,都和兰大这所大学,兰州这座城市有着莫大的关系。

结识过许多兰大校友,或年长,或毕业未久,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又来自天南海北,但因为在同一所大学里得授学业,身上或隐或现地有某些共同的特质。我总结这种特质是质朴、真诚、坚毅,不尚浮华,骨子里多多少少有一份孤傲、自重。以我有所交往的党国英、刘洪波和秦晖夫妇为例,为文为学,所注重的并不是那些被媒体爆炒的时髦概念,而是关于中国农村前景、中国社会转型等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的视角,这样的路径,不能说与求学或执教于兰大的经历没有关系。兰大和兰大人,总把目光投向与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关联度最高的区域,绝非偶然。且不说人文科学,即使是为兰大所特长的一些理工科专业,如化工,如核物理,如冰川学、如沙漠、草原的研究,这是一些需要大拙才可能有大巧的专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才能有所成就。

陇原,从来就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但陇原以及兰州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却是不可替代的。北部的蒙古高原、西南的青藏高原、东部的黄土高原,在此处汇合,挤压、争雄中留下了通往西北狭长的河西走廊,这个走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走廊。黄河在三大高原挤压的褶皱中,曲折蜿蜒,终于在兰州地区,突破重重关山,一泻而北上,从兰州开始,黄河流经的便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区。润泽河套,襟带秦晋,奔涌于中原,从齐鲁入海。说兰州是黄河所孕育的文明第一站,亦无不可。和中下游相比,此地或许环境过于恶劣,城池稍显窳陋,居民略输文采。但兰州以及陇原文化独特的气质,深深影响着兰州大学。大学,需要大师,需要大楼,但也需要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兰州的气质是悲凉、内敛而静穆的,她处于山河之间,静静地阅过千年的兴亡盛衰。商贾们涉险求利、行走丝路上的驼铃,大将们万里拓边、扬汉唐声威的旗帜以及春闺里的幽梦、无定河边的白骨,在兰州沧桑的眼神里,都化成黄河边那些个歌子。她不张扬,不媚俗,她甘于寂寞,千年来,渗透到骨子里的悲凉修炼成兰州这份宠辱不惊的静穆。

我以为,在中国名校里面,兰大气质犹如兰州较之于其他大都市。

2003年国庆长假,毕业十年的我和一些同学回到兰大,先在一草一木异常熟悉的盘旋路校区徜徉半日,然后跋涉到夏官营的新校区。随便问一位年轻的学妹,她告诉我校园后面那座光秃秃的土山叫“萃英山”。我想萃英二字,有集聚英才之意,更有赓续兰大传统承继血脉气质之意。1909年,先辈筚路蓝缕,创立这所学校于萃英门时,当时目之所及,不也是荒凉的黄河滩,以及黄河北岸更为荒凉的白塔山?

如果要讲办学的硬件,即通俗所言的“大楼”,直到我求学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兄弟院校相比,兰大实在是寒酸得很。教学楼仅有新、旧两座,中文系、新闻系蜗居在新文科楼七层;学生的住宿条件也不好,2、3号宿舍楼破落狭窄;连绿茵球场都没有,同学们只能在尘土飞扬中踢球;学生最主要的文娱生活是去简陋的礼堂看电影……这一切,并没有影响老师教真学问,学生求真学问。

我想彼时支撑兰大师生施教求学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硬件不如人的条件下,做出成就,更足以傲视他人。我毕业离校时,兰大学生的美誉度甚高,教育界有“兰大学生基本功扎实”之说。我以为,这种“基本功”,其一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我们刚毕业时,外语、计算机等“时髦”知识不如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毕业生,但在工作中这种缺陷能够较快地弥补。其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我们的同学中,大言炎炎者少,可看现实问题,能透过各种概念、名词缠绕的外表,直指其核心部位。其三是适应国情的能力,即吃得起苦,受得起委屈。我记得毕业时我和另两位校友一起分配到北京一家破败萧条的国有大企业,工作、生活条件很差,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还有“天之骄子”的感觉,同去的毕业生中弥漫着一种失望、抱怨的情绪,甚至有人受不了这种压力而精神错乱。我们三位兰大毕业生对此种艰苦毫不在意,觉得社会本来就是如此,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正是这种“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的态度,反而可能使努力有丰厚的回报。

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迅速,表现为招生数成倍增长,高等教育经费也成倍增长。由于兰大所处的地理位置,她能得到的经费,无法和兄弟院校相比,更由于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的加快,教学科研人才远走高飞亦成为常态。有人说,兰大衰落了,你看看排名就

知道。我以为这是皮相之论,每年各种高校排名无非是种游戏,不必太在意。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衡量一所大学的成就,关键还是看其培养的人才。兰大和兄弟院校地理环境的差距,不始于今日,抗战胜利时,不照样有后方学人买舟东归的潮流么?改革开放初期,兰州等地不也盛行孔雀东南飞么?今天再看,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乃至五十年前,兰大毕业的学子和别人又有什么差距呢?只要兰大的精神气质尚在,自然会形成一种不断弥补缺陷不断培育新人的机制和文化。就如从萃英门,到盘旋路,再到夏官营,兰大每一个阶段,都能在荒凉中开垦出一片绿洲,给世人一种惊喜。兰大,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亦将长期保持。

今日萃英山上,树苗尚未成林,但再过几十年后,我相信一定树木葱茏,萃英山名副其实。只是,西北黄土坡上一棵树木的生长,其艰难的程度,远甚于植柳即活的江南。但越艰苦的地方成长的树木,其木质更坚硬细密,其生命力更顽强,如大漠胡杨。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有幸在兰大度过四载年华的我,以此自许,我乐意我也相信,这四年所浸染的兰大气质,将深深地影响我这一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