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现8%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

2009-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袁祥 我有话说

“当前经济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的基本判断。这位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专家表示:“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是,“回升是不稳固、不平衡的,有一些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

今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11次专题讲座上,刘世锦向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解析

当前的经济形势。

“影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因素为‘两个接替’”

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后,随着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增多,回升态势基本明朗。

刘世锦分析指出,这一回升态势体现出如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政府投入力度大、动作快,政策的执行力较强。二是社会投资开始跟进,增速提高。三是消费稳定增长。四是出口虽然下滑幅度较大,但剔除价格因素后,实物出口的下滑幅度在逐步收窄。

刘世锦明确指出:“据测算,如果没有中央一揽子刺激计划的拉动,这一轮调整中经济增长的低点可能会降低至1%左右。”

刘世锦认为,前三个属于内需,后一个属于外需。“多数变化要好于预期。”据他分析:近期影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接替”。“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影响,短时间内出现巨大需求缺口,经济快速下滑时,通过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主要是增加政府投资,去弥补这一需求缺口,使下滑减缓,并逐步趋稳,可称其为‘第一个接替’。”

“随着刺激计划多项措施的落实,经济开始回升,但政府大规模投资不可能长期持续,将会出现递减效应,由此而出现的需求缺口,要由市场驱动的投资和消费来弥补,后者逐步成为经济回升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这是‘第二个接替’。”他说。

“观察二季度以来的增长变化,值得重视的第二个接替正在逐步形成。如果说在一季度时人们还担心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已经大为降低了。”刘世锦明确表示:“如果当前的增长态势得以保持和加强,今年实现8%或再高一点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

“回升是不稳固、不平衡的,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但是,刘世锦同时指出:“回升是不稳固、不平衡的,有一些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

从国际上看,经过危机冲击后的金融体系开始趋稳,但也不能排除出现反复。实体经济仍在下滑之中,有的国家近来出现企稳见底迹象,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即使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如多数预测的那样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的某个时候出现正增长,其复苏之路也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曲折过程。”刘世锦说,“复苏不可能复制原有的经济结构,将会伴随相当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和改革,如美国储蓄率上升的同时消费率相应下降。这些变化除了引起短期冲击外,还将在中长期对我国的外需空间形成结构性制约。”

从国内看,回升的基础不稳固、不平衡,有一些不可持续的因素。“所谓不稳固,是指社会实体经济投资刚开始回升,信心还不稳定;消费增长有政策支持的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就业和收入下降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刘世锦分析说:“所谓不平衡,表现在出口导向的东南沿海地区和企业复苏较慢,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行业回升强劲;政府直接投资或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资金充裕,广大中小企业依然融资困难等。”

而所谓不可持续的因素,就是:“包括大规模的政府财政投资不可能长期实施,随着时间推移,空间逐步缩小;去年年底以来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是特殊情况下的应对之策,不可能长期如此。”刘世锦说。

在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以后,应当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提高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刘世锦提出,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解决经济回升中出现的各种苗头和潜在的问题,当前更需着力处理好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保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

“过好发展方式转型关,走完工业化、现代化路程”

“我国已经大体上走过了工业化、城市化的‘上半场’或‘前半程’。稳妥估计,在今后十年左右时期仍有保持7%左右增长速度的潜力。”刘世锦把他的研究心得告诉在场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在介绍了一些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跌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经验教训后,刘世锦说,必须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要素组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只有过好这一关,才能完成余下的工业化、现代化路程,进入发达经济阶段。”

为此,刘世锦提出:拓展两个空间,即拓展内需空间和拓展创新空间;实施四大战略,即以消费需求拓展和升级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战略;以提升中高端产业竞争力为重点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以扩大就业、完善保障、加强教育培训为重点的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战略;以减排与创新并举、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重点的节能减排战略。

与此同时,他特别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抓住有利时机部署和推动重要领域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改革打破有增长潜力行业在需求和供给上的体制约束,使内在潜力释放出来,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住房和汽车两个新增长点,前提是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加入WTO后推进了汽车行业的开放和竞争。这条经验目前对诸多有增长潜力的行业还是有效的。”

刘世锦认为,“我国储蓄率高,社会资金充裕,应当拓开更多的领域和渠道,使这些资金去创业,去创新,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去培育新增长点,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不是涌入虚拟经济领域去追逐泡沫。”(本报北京8月2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