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对外开放

2009-08-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杨永林 我有话说

本报西安8月28日电(记者杨永林)宝塔巍巍,绽放延安精神光芒;延河滚滚,高唱革命传统颂歌。今天上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暨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开馆典礼在延安举行。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是党中央对反映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光辉历史示范基地进行重点扶持、综合提高的一项重大工程。“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和枣园、凤凰山、杨家岭等13处革命旧址的维修保护。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作为“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的主体,历时近3年重建,布展面积10677平方米,展线1600米,分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等六个单元,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图片、雕塑等艺术品,以及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革命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地再现。

“一号工程”延安基地项目的建设和竣工,是对延安精神的全面总结和集中展示,是对在新时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的热情宣扬和广泛动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高度重视,对于充分挖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