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东诸城:农村与城市文明“无缝对接”

2009-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赵秋丽 我有话说

本报潍坊8月29日电(记者赵秋丽)山东省诸城市农业局、农科所等部门日前在桃林乡山东头村进行农业科技进社区活动,还与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用最快的速度注册“诸城绿茶”商标,使它成为全市第一个农产品地域标志,让“诸城绿茶”走出大山。近年来,诸城市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

展新格局,如今又依托农村社区,创建文明中心村,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加快城乡文明一体化进程,探索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

从2007年开始,诸城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市实施农村社区化建设。他们把相邻4-5个村规划为一个社区,在中心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范围是方圆两公里。诸城市市委书记邹庆忠认为,要做到城乡文明一体化,就要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中“城市比较硬、农村比较软”的问题,要解决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必须在农村找到提升农村文明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和支点。

为此,诸城市把文明中心村创建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把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提出到2009年底,全市50%的农村社区中心村达到创建标准,2010年农村社区中心村全部达到创建标准,与城市文明“无缝对接”。

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中心村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渠道。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辅导、选树典型等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国情市情教育;弘扬孝德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创新文化等诸城特色文化;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为将中心村建成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主阵地,目前全市每个中心村都建起农家书屋,图书3000册以上,多的达到2万册,音像制品不少于120种(张),并配置电子阅览室,试行“一卡通”借阅管理,全市农家书屋图书“通借通还”。诸城市还投资8000万元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入村率达到100%;投资2000万元建设市乡村三级远程教育站点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使每个社区中心村每月至少放映一场电影。目前,诸城全市各类民间文艺、体育团队达1500多支,每年在中心村举办各种演出、展览、比赛5000多场次。

为将中心村建成生态平安美好的新家园,他们统一规划全市208个中心村住宅,中心村与城市道路、用电、用水、供暖、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联通。在提升中心村农民的生态环保理念的同时,进行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活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为将中心村建成乡风文明的示范园,推出文明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一条街、文明小康村以及“好媳妇、好婆婆”、孝老爱亲之星、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目前,全市已有150多个部门、单位与中心村开展了共创联建活动,带动了中心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正如邹庆忠所说,文明中心村处于一个区域中心,既是城市文明承接点,又是传播文明辐射源。这样做,初步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创新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扎实推进了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在诸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繁荣发展新气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