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理 自然和谐发展的热土

2009-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杨子东 本报记者 任维东 我有话说

大理,是祖国西南的高原明珠,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是祖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全州总人口347万人,少数民族和汉族各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州府大理市距省会昆明338公里,是云南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

地之一,大理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等民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宋时期在大理地区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和大理国地方政权,共延续515年,是当时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美国历史学家马克瑞研究认为,公元1000年时,大理曾经是世界上14个大城市之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和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们的游记中对大理的美丽和辉煌都有着详尽的描述。

大理曾经是中国西南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时至今日,大理州剑川沙溪寺登街还完整地保留着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集市,并于2001年被世界建筑物基金会列入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自治州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全州已发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8项,其中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南诏铁柱等14项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以来,又在大理市海东银梭岛考古发掘了迄今云南省年代最早的距今5000年的贝丘遗址。在剑川海门口第三次考古发掘了大量铜器石器碳化及“干栏式”建筑及柱桩,证明了近四千年前剑川海门口就有了人类生产生活,并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

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

大理的点苍山,如拱似屏,巍峨挺拔,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著名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也是我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大理在低纬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年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冬可穿衬衣,夏可穿棉袄,气候宜人。

以白族先民为主的大理各民族,不仅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本土文化,而且受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接受了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创造了独有的南诏、大理国文化,进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理白族文化。汉、白、彝、回、苗等各民族和睦相处,集中体现了大理的开放与大理文化的包容,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土”。

大理是资源富集、发展优势凸显的地区。大理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有金属矿产20多种、非金属矿产25种,金宝山铂钯矿为全国第二大矿床,最负盛名的大理石,探明储量达1.6亿立方米;丰富的水电资源,可供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生态优先,农业稳州,旅游兴州

自古以来就有着“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美称的大理,一直是旅游观光的天堂,其田园民居独具特色,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云南省旅游业的重要骨干区和滇西北旅游热线的核心。全州共有大小旅游景点130多个,其中以苍山洱海、鸡足山、巍宝山、石宝山和茈碧湖五大精品景区最为著名。目前,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正在实施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计划到2010年,全州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1250万人次。

近年来,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进一步解族思想,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兴州,文化强州,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2008年,全州生产总值371.7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增长10.8%和14.9%。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欣欣向荣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