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让每一笔中央投资落到实处

2009-09-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我有话说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制定出台了扩内需促增长的十大措施以及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央投资下达后,如何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使用,尤其是重点加强对今年安排的908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的监督?这些问题,中央关心,百姓关注。

为了让每一笔中央投资落到实处,2009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

会正式启动“对中央政府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活动”,选取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4个题目开展调研,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开创了以重大专题调研的形式推动中央重大政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先河。

让创新推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积极推进监督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的同时,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人大监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监督形式的创新,专题调研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项目建设和审批程序是否依法合规,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工程措施和质量是否合格……对于这些关乎中央投资成败的关键问题,只有通过主动开展专题调研,才能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把握政府投资和政策导向,坚持政府投资量力而行,防止重复建设和城市盲目扩张,确保中央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为此,围绕着四大专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十几个专题调研小组,奔赴河北、山西、湖北、黑龙江、甘肃、内蒙古、云南、贵州、山东、浙江、上海等地。盛夏时节,全国18个省区市留下了调研组的足迹。

每到一地,专题调研组既听取地方各级政府的情况介绍,又深入到企业、科研院所、施工现场和城乡困难群众家庭进行实地考察;既了解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总结工程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又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充分交换意见。

到工厂、进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听取基层同志和百姓的声音,是此次专题调研的普遍特点。“我们是来调研的,不是来检查的,愿意听实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带队调研时,每到一地都要强调这一点。每到一地,调研组从组长到成员都强调,政府部门的汇报篇幅少一点,时间短一点,内容实一点,更多的时间则安排到下面去看、去问、去听。

为了增强监督效果,每一个专题调研组都至少有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带队,有关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协助工作。同时,每一个调研组都吸收国务院相关部委的同志参加,并与地方人大密切配合,务求取得监督实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还邀请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参与调研,全程跟踪报道,以增加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

参加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纷纷表示,对于某一专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这么长时间、这么深入细致地调研、监督,过去很少见,这充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中央决策的高度重视,并以调研、监督来促进政府更好地落实中央的惠民政策。

让民生工程的阳光照耀每一个人

“好事要办好。”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在参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调研中常说的一句话。

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从中央政府投资的六个方面安排中,选择了四个项目,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两个专题与民生息息相关。

民生工程得民心,而住房、教育、卫生关系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关乎绝大多数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中央投资的民生项目进展如何?资金是否到位?百姓是否满意?这些问题中央关心,政府关注,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的重点。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调研组组长高强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为此,他专门来到低保户曹令祥家里跟他唠家常。

曹令祥一家三口2007年底搬入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曹令祥告诉高强,过去他一家住在平房里,现在住进楼房,每月只要交20多元的租金,政府还免收取暖费。听到这些,高强颇感欣慰,他对哈尔滨市优先解决特困群众住房问题的做法表示了肯定。

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调研组在与百姓的交流中发现了问题。在黑龙江省,有的百姓反映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搞“一刀切”,一些刚建好的平房也被拆掉了。一些农村居民则反映,政府将农民的泥草房拆除后盖起了楼房,不符合农村生活的实际。调研组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直接将情况告知当地政府,并建议相关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在房屋改造和建设上应允许居民自主选择,“宜楼则楼,宜平则平”。

民生,牵扯着百姓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事无巨细。因此,每一个与民生工程相关的调研组都注重在调研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流于表面而是探究根源,在对细节的考察中评价政府民生工程建设的得失。

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调研组成员在西部地区发现,目前实施的中央新增投资中有关教育、卫生的民生工程项目基本是教学楼、门诊楼等主体建筑,学生食堂、澡堂、教师周转房、医生值班用房等必备的辅助设施却大多难以配套,这一问题在偏远乡镇尤为突出。为此,他们提出,今后中央新增投资中应对配套设施建设予以统筹考虑,推进学校、医院的标准化建设。

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问计于民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听取民意正是这次专题调研强调的重点。不断地倾听群众呼声,不停地入户走访调查,调研组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建议,让民生工程的阳光能够照耀每一个人,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为企业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应急之策,更是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久之计。为了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此次调研中专门安排了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专题。

陕西、辽宁、湖北、上海……两个月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率领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组深入三省一市,听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召开了14场共71户企业代表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30个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全面了解了4省市落实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中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有关进展情况,并就各地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真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组在技术改造方面为各地提出大量可行性建议:继续提倡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定不移地开展以节能、减排、降耗、挖潜为目标的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引进人才结合起来……

当发现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整体水平迅速提高,但大而不强的矛盾仍然突出时,调研组提出,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选择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搭建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继续做好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的工作,多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经验。

陕西省人大的工作人员不无感慨地说,这些意见既宏观又具体,不仅为地方政府指明了总体方向,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可操作性强,这对于推动地方工作大有裨益。

夯实农田水利之基

在我国,无论何时,农业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如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想要迫切了解的问题。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专门成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组,奔赴各地了解情况。

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走访、随机抽查……调研组运用各种手段,只求将情况摸得更准些,将问题了解得更透些,将建议提得更扎实些。

不掩盖成绩,也绝不回避问题。在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后,调研组充分肯定了两省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成效,但也直指其中的问题: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不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税费改革取消了积累工和义务工,但农村的“一事一议”制度未能发挥预期作用,农田水利资金缺口继续增大;农田水利建设涉及部门多,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各行其政,水利工程不能按照水利总体规划统一布局和实施,造成无序开发和部分项目重复建设……

为此,调研组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重点,加快、加大重点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投入速度和力度;完善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大力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合理确定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加快农田水利立法进程。

一条条意见,一条条建议,凝结着调研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和汗水,像涓涓细流,汇入基层,惠及百姓,给人信心,也给人启示……

让基层感到每一个建议都及时、解渴

专题调研启动之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对各调研组提出要求,调查各地区、各部门是否认真贯彻了中央的总体要求,工作部署和措施是否有效落实,投资方向、资金拨付、配套资金以及实施进度、投资效果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调研的最终目的是要产生成果。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题调研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形成四个专题的分报告和一个总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改进工作,督促政府正确把握投资导向,坚持政府投资量力而行,防止重复建设和城市盲目扩张,确保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听取和审议专题调研报告。

各专题调研组提供的意见、建议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的工作。调研组每到一地都要先与地方政府交换情况,在结束调研后再将发现的问题和具体的建议反馈给各级政府,供其决策时参考。完成每一个省份的调研后,调研组的全体成员还会共同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各地方政府官员普遍表示,调研组走访基层时作风扎实,分析问题时切中要害,提出建议时言简意赅。

河北省的一位市长说:“调研组发现了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我们没有考虑到的想法,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感到及时而解渴。”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调研组常常在结束一天的调研后还要集体开会,有时会开到晚上11点。我对他们的工作态度真是钦佩”。

不计条件,不讲排场,调研组扎实的工作作风给各地方人大和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地方政府官员表示,面对调研组的辛勤努力和产生的调研成果,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完成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

各专题调研组提供的意见、建议还有利于推动国务院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与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沟通协调,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及时通报情况。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调研报告后,由常委会办公厅将报告和审议意见送国务院办公厅研究处理。

在各调研组组成人员中,都有国务院各相关部门人员,他们都是各行业的专家。在与调研组其他成员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发现以往“单枪匹马”下来所不能发现的问题,这对于推动他们自身的工作大有裨益。

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题调研组的成员之一,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陈怡芳被誉为“数字专家”。每到一地,她都要仔细查看当地政府提供的财务报表,发现问题马上指出。在走访了几个省份后,陈怡芳发现一些地方为了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往往会多定计划,多报指标,结果导致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完不成计划和指标。陈怡芳表示,她将把发现的问题带回去,供部门参考。

参加调研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感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作风,也有利于推动自己及所在部门的工作。

(参与采写记者:崔静、赵超、胡浩、白瀛、璩静)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