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典中国•辉煌60年: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篇

2009-09-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亲历者感言

◆钟进文(裕固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只有3000余人的裕固族依靠自己弥足珍贵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赢得了一个独立的民族身份。60年岁月,裕固族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县城高楼林立,宽阔的街道商铺琳琅满目,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牧区牛羊满山,家家手机摩托,现代文明随处可见。近10余年,裕固族正在舍弃传统的游牧生活,告别世代为生的森林草原,实施规模空前的异地搬迁集中定居和城镇化建设工程。60年铸就了一个民族的新生。但是在这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稳步进入现代民族行列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应该努力保持祖先遗留馈赠于我们的宝贵财富。

◆普艺(彝族云南民族出版社美术摄影部主任)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在云南省一个偏僻的县份――楚雄。从小生长在牟定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村庄约有三百户人家。我爷爷是村中的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彝族民间专门负责祭祀祈福的人。日子有所好转时已经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那时,我也因为要到楚雄上初中,离开了那个小村庄。一别就是二十余年。当我再次回去,是为了给父亲过80大寿。那天父亲高兴得很,穿上了多年没有穿过的彝族小褂,全村的人都赶来为父亲祝寿。乡亲们叫着我的彝族名字,高兴地告诉我,现在彝族的日子都好过了,村子里已经有二十多家人买了小轿车,家家都安了卫星电视,连接县城的柏油马路也修通了,日子过得比蜜甜,再也不会被别人欺负了。入夜,从外乡请来的表演队通宵达旦地在广场上表演,跳彝族最钟爱的“三跺脚”,唱彝家最纯正的调子。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了三天。

◆何玉芳(赫哲族第一位女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赫哲族是我国黑龙江独有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赫哲族只有300多人口,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以刻木结绳记事。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国家对赫哲族各项民族教育政策的积极落实,如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高等院校实行的降分录取赫哲族考生的政策,使赫哲族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名列全国少数民族前列。作为赫哲族第一位女博士,我更是民族教育政策的受益者,深深体会到只有又好又快发展民族教育,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才能更好更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国运昌盛,民族兴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赫哲人走出村庄,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为小康社会建设作贡献。每当身在北京的赫哲族欢度自己的“乌日贡”节日时,都是高朋满座,来自各行各业的汉族和其他20多个兄弟民族在一起欢聚一堂,同歌改革开放后的美好生活,共舞兄弟间亲如手足的民族团结之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