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拓宽科研成果产业化之路

2009-09-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陈林森、李明忠、樊赛军……在苏州大学,活跃着一群教授型“创业领袖”。他们凭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投身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创业活动中。维格数码、华东辐照、赛尔免疫等“科技婴儿”,在百年苏大的精心培育下,逐渐成长为“行业巨人”,拉动和提升了地方以及国家在该领域的整体水平。

科研成果产业化呈现“苏大现象”

这是一份令人注目的高校科研产业化成绩单――从2005年起,苏州大学高新科技企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江苏全省高校第二名,2008年产值达6.99亿元。

骄人数字的背后,浸透着艰辛的努力。2002年4月,苏州大学教授陈林森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激光全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创办了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三年后,当省相关部门希望按既定时间对他负责的数码激光图像与新型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验收时,陈林森因感觉产业化成果不十分理想而出人意料地“拒绝验收”。验收推迟到2006年初,专家感慨地说:“科研成果转化确实很难预测,没有也不应该设置既定的时间表。苏大维格的成果产业化,不是表面文章和样品,经得起实实在在的市场检验!”

正是秉承这种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维格摆脱困境并获得了巨大发展。2005年末,一座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在苏州工业园区崛起。陈林森团队所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微米级光刻直写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十七大”代表证、新一代驾照的视读防伪。2008年公司产值达1.6亿元。“维格数码”先后申请及合作申请了18项专利,陈林森也于2006年获得我国发明最高奖项――“发明创业奖”。

以陈林森为代表的苏大人,在科研创新和产业化领域“厚积薄发”。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是苏大辐照技术成功产业化的又一个典型。经过该公司辐照灭菌的我国医疗保健产品就能获准进入欧美市场,地方经济的拉动每年达数亿元。家蚕天然彩色茧丝、新型高分子材料、丝蛋白人工皮肤、RH-D血型试剂等科研成果,也相继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

如今,苏州大学已拥有17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与地方发展“无缝对接”释放创新活力

在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李明忠博士“赫赫有名”。六年前,他主持研制成功了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丝蛋白人工皮肤,适用于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

权威专家鉴定其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苏大及其科研合作单位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在苏州吴中区苏豪工业园内合资组建生物材料科技公司,进行丝蛋白人工皮肤的产品开发和工业化生产。

苏州大学拥有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金螳螂城市建设学院、能源学院等与苏州经济建设呼应的“冠名学院”;学校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增长点,集中于光电、生物医学、纺织、纳米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国家化学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等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处处体现出苏大与地方产业的呼应和对接几乎“严丝合缝”。

对于这样的发展态势,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分析,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成为苏州大学发展转型的核心推动力和重要指标。同时,苏大地处苏州这一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理应积极呼应苏州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技术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运行两年的苏州大学科技产业园,已入驻企业50余家。科技园重点发展光学工程、新型纺织(丝绸)、通讯线缆、纳米材料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这个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采取了独特的“一园多区”建设模式,创业园建在沧浪区,产业园落户吴江市,科技孵化园建于苏州工业园区。市、县、区将累计为科技园建设投入资金、划拨土地近亿元。

2008年9月成立的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力图通过已有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资源和平台,为本校及周边地区的高新科技成果寻求市场对接。目前洽谈项目已达40多个,成功签约4个。

机制创新拓宽高校科研产业化之路

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走得如此顺风顺水,究其原因,正如一些专家分析的那样: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领导、创新团队、投资者三方面观念转变均没有到位。而苏州大学从机制上构建三者新型关系,让科研产业化道路走通、走宽、走活。

近年来,苏州大学陆续出台规定:科研成果转让收入的20%至50%直接分配给主要科技人员和相关课题组;通过作价入股方式的科技成果,主要科技人员和相关的课题组、科研机构等将获得股权收益的40%至70%。“RH-D血型试剂”、“丝蛋白人工皮肤”两个项目技术团队,分别获得了49%、45%的技术成果股份奖励。

苏大形成了“科研成果+社会资金”的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吸引民资介入,但必须让科研产业化带头人占大股。这样的政策让科研工作者鼓足干劲。”长期投身科研工作的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教授深有感触,“创业是艰苦的,必须让创业团队得到实惠,让创新精神得到更大的发挥。”

2008年初,苏大出台“科技创新四大培育工程”,针对科技创新团队、平台、重大项目及重大成果开展培育计划。苏州大学特聘“长江学者”樊赛军教授领衔的“辐射损伤效应的分子与免疫机制及其生物救治技术的研究”团队,是2009年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教育部创新团队,获得了苏大150万元资金配套,目前相关技术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据悉,像樊赛军这样的优秀创新团队,‘十一五’期间,苏大计划培育5个左右。

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反哺着苏州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今,苏大已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纺织工程学科方面拥有了国内唯一的“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了从桑蚕研究、丝绸开发、服装设计到时装表演的特色学科群;放射医学学科形成了目前我国该学科唯一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在陈林森等教授型“创业领袖”身边,上百位硕、博士人才一起投入研发创新事业。科研创新及产业化的路子,在苏州大学越走越宽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