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稀老兵 博客抒怀

2009-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武汉离休干部 惠家驹 我有话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们武汉解放60周年。60年前我还是个14岁的懵懂少年,如今七十有四,年逾古稀。我学会了上网,在腾迅网开了博客。在今年腾迅网开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是传奇》征文活动中,我的几篇文章获得了相当高的选票。这老来的充实生活,真是惬意极了。

古稀博客,留下我60年来不算“传奇”

但确实真切的一幕幕――

1949年5月16日,湖北武汉获得解放的时候,我在读初二。17日,解放军正式进驻武昌。那天清晨,我突然发现一夜之间,大街小巷贴满了标语布告。在解放军入城仪式上,人潮如涌。只见战士们精神抖擞,迈着矫健的步伐,面带微笑,向群众挥手致意。当时的我,被深深震撼了。

此后,我参了军。经过两个半月学习,我们这支30余人的解放军文艺小分队,被分配到湖北军区独立二师。于9月29日乘船到达宜昌,住在一所小学校里。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还是从大街上高音喇叭里听到的。那天,按照上级规定加餐,每人还发给两块银元,以示庆祝。

后来,我参加了解放恩施的战斗,胜利后就地成立了恩施军分区。那时的我十分单纯,工作中一直得到领导的呵护和同志们的帮助,边学边干。大家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一位参谋见我被褥太薄,送我一条军毯,我一直珍藏着,感怀至今。

1952年,我被调到建筑工程部队第七师,参加了湖北荆江分洪水利工程,修建了广东南海、福建福清两个军用机场。1953年,我被提升为师司令部办公室见习秘书。1954年,部队投入了保卫大武汉的抗洪抢险任务,我在其中也得到了锻炼提高。

可以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那时候,我们的师参谋长(不久提升为副师长)杜濂是一位有学识的知识分子,从我最初写一份介绍信或简单的公函到以后写工作总结,杜濂总会耐心地帮我反复修改,还不厌其烦地讲解。真可谓耳提面命、诲人不倦啊!我深深地体会到部队是一座熔炉,军营是一所大学校。

我和我的老伴相恋在军营,转业后结婚,养育了一儿一女。

1955年,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部队奉命集体转业到三线(西安),组建“建筑工程部西北第四工程公司”,承担了由前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中的4项军工工程。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还承担了我国两个核工业基地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建设。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1980年,改革的春风在陕西才见端倪的时候,我耐不住好奇心,和老伴一起,回她老家广东兴宁探亲,还到了广州、佛山、深圳、南海走了一圈,大开眼界,深信党的政策英明伟大。

1992年,为响应党建立离休制度的号召,我提前两年申请离休,并易地安置回到武汉。1993年,我应聘在广州一家大酒店筹建处任办公室主任,又干了三年。1996年,我辞去酒店工作,和老伴回到武汉,在江汉路上海?随老母亲住在一起,伺候老人的饮食起居。2001年,93岁高龄的老母亲谢世。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购买了现在居住的汀香水榭小区这套住房,房子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小区绿化很好,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使我们充满着幸福感。

有人总结安度晚年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好身体;二是要有好老伴;三是要有点“老底子”。我要加一条,还要有个好居所。我的老伴讲究养生之道,锻炼、食疗,一日三餐都由她安排。而我,每天除了看报看电视外,还写《回忆录》,有时还给报刊写点文章,闲暇时和远方的老友通通电话。

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诞生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强盛了,人民可以衣食无忧,这才是真正地站起来了。

(本报记者齐柳明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