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北创新农村职教模式培养实用人才

2009-09-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耿建扩 我有话说

本报讯河北省灵寿县南朱乐村曾经是有名的“穷村”,今年起,乡亲们茶余饭后不再是打麻将、晒太阳,而是一头扎进自家的食用菌大棚。村民李俊九说:“县职教中心来村里办了食用菌种植培训班后,全村564户,家家种大棚,我家就有20多个大棚,在老师指导下引进了茶树菇、杏鲍菇新品种,今年估计多收入40多万

元。”

在河北省,像李俊九一样受益于职业教育的农民还有很多。今年初,河北省创新办学模式,实施送教下乡,5万多名农民学员遍布全省农村的田间地头,经过2-5年的学习,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成为农村改革发展和当地科技致富的“双带头人”。

“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对科技的渴望,职业教育的改革,要从为教育办教育,尽快转到为经济办教育的定位上来。”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介绍说,以往全省中职学校100多万在校生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只有几千人,部分涉农专业教师无课可教。通过总结邢台市农业学校试点工作经验,河北省委组织部、省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今年联合出台并实施了《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

河北省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针对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民培训难以整齐划一等特点,采取农民自愿报名、学校统一录取、注册入学的方法,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涉农职业学校根据农民需求自编教材,专业按产业优势设置,教学以生产需要为导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果园农场上课。各学校“量身”制定2-5年的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农闲时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生产,让广大农民学员边学习边实践。

河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李胜利说,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从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培养现有劳动力,既扩大了生源市场,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数万农民新生入学后,不少学校把调走的教师又找了回来,盘活了专家资源,找到了发展新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