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小人书”亮相法兰克福

2009-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 我有话说
“中国连环画选展”日前在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拉开帷幕。这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系列展览的第三个主题展览。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主任韦荷雅教授、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碧安妮、中国版本图书馆对外合作与事业发展部主任张连平等嘉宾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韦荷雅教授说:“我们很高兴能在法兰克福孔子学院
举办本次画展。我们希望通过‘小人书’让德国观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信这个展览对德国观众来说会很有意思。”

据张连平主任介绍,本次展览分为实物展品、介绍历史的图文展板、作者手稿三个部分。他说,考虑到场地有限,选取的大部分展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学题材,不仅能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使他们领略中国的传统美术。例如王叔晖画的仕女,其工笔重彩的画法具有独特的中国韵味。

中国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是中国极富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迎来了创作与出版的新生,成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通俗美术出版物。由于它在中国流行时有着大量的儿童读者群,因此又被亲切地称为“小人书”。“小人书”的创作秉承了浓厚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又借鉴、融合了西方其他画种及艺术形式的精华。作为一种通俗艺术形式,它直接面对普通大众,创作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是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它的创作和出版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今天40岁以上的中国人当年大多是“小人书”的忠实读者。说“小人书”的出版创造了一个古今中外少有的文化奇迹,一点也不为过。

展览第一天就吸引了众多德国人前来参观。虽然德国没有“小人书”这种出版形式,也找不到连环画或者“小人书”的德语译法,但这些文化差异并没有影响德国观众对“小人书”的兴趣和理解。有观众告诉记者,他们虽然看不懂文字,但能看出画面前后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只要旁人稍作解释,他们就可以明白一大串内容,的确很有意思。一些观众表示,“小人书”中的图画十分独特,不同于今天的漫画或者动漫,它更很讲究美感。一位初学中文的女士说,看了展览她能理解为什么儿童喜欢“小人书”,因为它做到了图文互补。

谈到本次展览的意义,中国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组委会官员贾惠丽女士认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连环画选展”亮相德国,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又一亮点。在长达一个月的展览中,琳琅满目的展品、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翔实深厚的信息将为德国各界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本报柏林9月18日电)

图为展出的“小人书”。王怀成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