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生的巨大财富

2009-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于蓝(口述) 我有话说

电影《烈火中永生》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1961年的冬天,我生病住进了医院。百无聊赖之际,无意中翻看了《中国青年报》上正在连载的小说《红岩》,一下子就被真实震撼的情节抓住了。我一直有当导演的想法,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剧本,而这部小说正是我想拍的故事。

事有凑巧,我刚出院回家就接到了北

京电影制片厂第一创作集体的导演欧阳红樱的电话。她说,最近看了一部好小说,想把它拍摄成电影。我问是什么小说?她回答说,《红岩》。我俩一拍即合,开始一起准备。

没过多久,和我有过多次合作的张水华导演打来电话:“听说你和红樱要拍摄小说《红岩》?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书,我也很喜欢,你们能让我参加拍摄吗?”我一听特别高兴,马上回答:“当然可以,我们就是要向你学习呢!”后来,欧阳红樱被北影厂委派去和崔嵬联合导演《小兵张嘎》,我就以副导演的身份协助水华开展起影片的筹拍工作。

第一步是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1962年夏天,《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和刘德彬聚在北戴河的北影招待所,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的初稿。为了搜集更多资料,这年冬天,水华和我又专程前往重庆,再辗转到贵阳,想尽办法寻找仍健在的有关人员,先后采访了江姐的好友何理立、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的女儿、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小萝卜头的姐姐,还到监狱提审了军统二处处长、徐鹏飞的原型徐远举,详细体会烈士们的成长历程,剖析人物的心理轨迹,光是整理出来的角色笔记就有30多万字。

有了充分的采访,我们在剧本初稿的基础上又修改了两稿,但还是觉得不够成熟,艺术性不足。怎么办?正在迷茫中,水华提议向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求援。

1963年初冬,广东新会仍然暖意融融。正在那里休养的夏衍听了我的汇报,沉思了良久,问我:“你们为什么不写江姐?”当时剧本里人物很多,江姐不是主角,我有些不明白夏衍的话,他看着我似懂非懂的目光,说道:“一周之内,不要打搅我。”大师就是大师,不到一周,夏衍就改好了剧本。他采用“立主脑、减头绪”的方法,以江姐为主线来结构全剧,将原著与前几稿剧本中的精彩亮点吸收组合起来,使本来单调的侦破与反侦破、刑讯与反刑讯的冲突变得跌宕起伏,在一次次较量中体现出敌我反差极大的精神风貌。

就在我敦请夏衍赶写剧本的同时,水华和场记赵元在北京已经开始为组建摄制组忙碌起来了。水华对艺术的精雕细琢是出了名的,尤其表现在选演员上。这次选择其他演员过程都很顺利,唯独为许云峰这个角色,颇费了些周折。我一开始推荐在《上饶集中营》中饰演新四军干部赵宏的演员汤化达,他坚定、沉着的表演让我看到了许云峰的影子,水华却摇头。过了一阵,我又推荐田方,水华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这使我不得不揣摩,水华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许云峰呢?经过仔细筛选,我又向水华提议:“赵丹如何?”这次水华没有摇头,沉默了一阵说:“许云峰在剧中不是绝对的主角,他肯吗?”赵丹作为当时影坛的巨星,每部影片都是绝对的领衔主演,而我们的电影表现的是一个革命群体,许云峰只是其中一个重要人物。但我知道赵丹是一个“嗜戏如命”的人,心里有一定把握,决定写封信问问。果然不出所料,赵丹很快就回信说:“于蓝,我多么羡慕你和水华这个创作集体呀!我来,我一定来!”

现在回想起与这部影片相关的点点滴滴,总能让我整个人充满活力。尤其是影片得到了周总理认可的那一幕――影片制作完成后,周总理亲自观看了样片,我就坐在他身边。当看到龙光华给受酷刑后的江姐送水,被狱中看守长“猫头鹰”开枪射击而牺牲时,他“唉”了一声,喃喃地说:“很感人嘛!”看完片后,总理问到影片的名字,由于相对于原著《红岩》做了很大改动,所以叫《红岩》好像不太合适,我们就想请总理为影片起个名字。总理想了很久,说:“我想了两个名字,你们看哪个合适,一个《江姐》,一个《烈火中永生》。”我说,“影片中除了江姐还有很多人物。”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同意。“那就叫《烈火中永生》吧!”总理为影片敲定了《烈火中永生》这个响亮的名字。

对创作电影的情形我都清晰地记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选我演江姐的那段,可能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吧!追根溯源,江姐和我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这让我与这位革命英雄多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我们小时候家里都生活穷困,也都有过被捕并与敌人周旋的经历。不同的是江姐牺牲,而我被营救出来。我们在同一时期入党,她是地下党,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工作,而我在根据地,有八路军保卫着,所以她的工作比我更艰难。

为了潜心钻研角色,饰演好“江姐”这个角色,我放弃了向往已久的导演职位,但现在回想起来,是值得的。热情的观众每每夸我饰演的江姐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时,我就会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但这荣耀也让我感到惭愧,我知道我个人的能力,如果没有江姐的感人事迹,没有夏衍和水华的心血,和整个摄制组的合作,哪有我光彩的银幕形象?(本报记者李蕾整理)人物简历

于蓝,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21年出生于辽宁岫岩,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于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以后从事电影工作,曾在多部影片中塑造了影响一代代观众的革命者形象。1960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22大影星之一。1961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因在《革命家庭》中扮演母亲而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曾任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以及全国政协二、三、五、六、七、八届委员等。演出影片有《白衣战士》(1949)、《翠岗红旗》(1951)、《龙须沟》(1952)、《林家铺子》(1959)、《革命家庭》(1960)、《烈火中永生》(1965)、《侦察兵》(1974)。

于蓝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剧照(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