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的责任

2009-09-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9月21日,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揭晓。“五个一工程”自1992年开始实施,17年一路走来,枝繁叶茂,春华秋实,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它精心培育和采撷的许多文化艺术果实,不仅忠实记录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艺

术的发展,也鲜活地留存在广大观众的记忆中。22日,中央电视台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了电视专题片《时代的责任――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巡礼》。该片通过对文艺界人士和普通观众的访谈,回顾了“五个一工程”实施以来,对弘扬先进文化、促进文艺繁荣,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艺创作生产骨干、团结凝聚文艺人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报特摘登该专题片的解说词,以飨读者。

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获奖电视剧《闯关东》。

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获奖电影《梅兰芳》。

解说:“五个一工程”是一项由党中央倡导,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的,评选优秀文艺作品、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要评选出一批由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文化产品中的精品佳作。“五个一”是指:一部优秀戏剧,一部优秀电视剧,一部优秀电影,一部优秀的社会科学图书,一篇优秀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文章。从1995年度起,在“五个一工程”中又增加了对推荐的一首好歌和一部优秀广播剧的评选。

文艺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五个一工程”业已成为崇高的国家文化品牌。“五个一工程”在近20年、十一届的评选过程中,成为了推动我国文艺繁荣的精品示范工程;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推动我国文艺队伍建设的导向工程。

在此之前的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共有1399部文艺作品获得表彰,其中电影183部、电视剧392部、戏剧328台、电视动画片6部、歌曲258首、广播剧204部、图书388种。

第一部分缘起之时应运而生

主持人: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解放。在这样一种大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国家的文艺事业呈现了一片百花吐艳的新气象。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在物质生活快速改善的同时,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渴求也日益强烈。

解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有一句口头禅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我们生活中的文艺,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显得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文艺表现形式、文化形态都涌现出来,让人有点眼花缭乱。面对着八方来风,文艺创作者又兴奋又迷惘,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苏叔阳:没见的未必就是好的,就是新鲜的。所以一方面“追风”,我们不断的追外国的风。另一方面我们追问自己,我们有没有比他们还好的,我们自己的特色。

薛若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建设需要有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作为引导,我们的文化也需要有这样的正确的,科学的思想引导,来推动它前进。

张平: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个心愿,它希望我们党和我们国家有一个大的创作方向。另外它符合老百姓的一种审美需求,同时也符合我们文艺创作的规律,它也是这两个方针的必然选择和历史性选择。

解说:重大课题的破解、重要环节的启动,都必须伴随着一个重大系统工程的确立。在党中央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五个一工程”在90年代初应运而生。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五个一工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社会,也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迎来了一个文化多样化的新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如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方向、打造和催生文艺精品、鼓励艺术创新、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最大程度地持久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徐沛东:我们把“五个一”作为一种工程来推动它,彰显了国家对主流价值观,对主流的审美取向,对主流的文化态势的一种推动,一种支持,或者说一种引领。

李国明:过去老是说,在战争年代,我们比较重视政治,在经济建设年代,我们比较重视经济,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就是我们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姜昆:在同等条件下,大家都发展经济的时候,谁能更上一层楼,恐怕那时候要看你的文化底蕴有多深,你在文化事业投入有多大,你把文化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而“五个一工程”正好是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抓手,让我们能够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展现自己,而且能够把这种理想付诸于实践。

解说:事实证明,17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五个一工程”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与繁荣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的有力抓手和强力杠杆,成为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动力之源,也成为了一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众望所归的“民心工程”。

而奏响主旋律的核心是一个“响”字,主旋律呼唤响亮的精品。社会和时代需要看得见、摸得着、过得硬、令人信服的作品。“五个一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出精品出人才的标杆工程、榜样工程。众望所归,它才会受到文艺界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也才会有今天如此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部分生活之源时代之光

主持人: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出艺术精品呢?换句话说,艺术精品到底源于何处,来自何方呢?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一句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话。当我们打开17年来“五个一工程”的获奖作品名单时我们会发现:这句老话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解说:“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是一种见证,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雄伟步伐,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了亿万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富裕的历史命运。这种见证反映在它推举评选出的一部部文艺精品中,也反映在这些精品力作紧密贴近生活充满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里。

翻看“五个一工程”奖17年来的获奖名单,每一部获奖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无比生动与鲜活的现实生活,都离不开艺术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即便是那些脍炙人口的以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也都充满着创作者从过去的岁月中汲取精神力量与智慧的强烈愿望。

尹力:张思德是八路军当中最普通的一员,张思德朴实、善良、谦和的美德感动了亿万的观众,同时也让创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受到心灵的启迪和净化。我想“五个一工程”奖会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解说:很多观众说,《张思德》这部片子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说到底,是反映了一种社会呼唤、一种发自老百姓心底的呼唤。把张思德这样一个普通战士在银幕上树起来立起来,更多的不是什么怀旧,而是要用“泰山”“鸿毛”这样的人生价值观、用张思德的精神,来审视新一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底线。

濮存昕:我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直倡导并遵循着一种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精神,其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精神也是我们中国话剧的主流和传统,我们的前辈艺术家在百年的中国话剧发展史中一直用戏剧反映着生活,反映着时代,反映着人民,在舞台上呈现着真善美,是不是可以说真善美就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解说:寻找生活之源,发出时代之光,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贴进生活、立足现实开辟了广阔道路。

杨亚洲:在拍这些现实生活当中让你感动的人和事,你是那么得心应手,你是那么看得见摸得着,你是那么踏实,你不会矫情,你也不会胡编滥造,是生活,是你看得见,摸得着让你感悟到的生活。

李京盛:这就是我们讲的文艺要反映生活、贴近生活,也是我们讲的文艺要“三贴近”。“三贴近”不仅仅对电视剧,对所有的文艺来讲,“三贴近”的创作原则应该是文艺获得生命力的一个必须做到的原则。

解说: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统领下,“五个一工程”才评选出一大批贴近百姓的优秀艺术佳作,用艺术的魅力剖解新时期中国老百姓的命运变迁。

许许多多反映时代风貌、扎根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温暖着亿万普通观众的内心。“五个一工程”奖不断地将这些优秀时代作品囊括在视野中。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朴实而亲切的作品。

朱媛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根据刘恒老师的小说改编的,对于剧中的人物纠葛,生活起居,乃至说话的方式、态度,我都非常熟悉。所以当时一看到剧本,就被老百姓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所感动。这是真正的坚强,是老百姓的坚强。

解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能够抱有这样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就是因为他们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对改革将会带来的变化充满了期待。

康洪雷:一个故事有不同的讲法,你可以波澜壮阔,金戈铁马,也可以小桥流水,娓娓呢喃,一个故事也可以反映不同的时代,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年代,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反映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我们,贴近我们自己的心怀。

解说:歌曲,尤其是当代流行歌曲,可以说是最贴近百姓的心怀、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距离最近的文艺形式。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时代旋律一直是“五个一工程”所关注的。

郎昆:我记得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说过,当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一种情绪的时候,音乐就登场了,所以一个歌曲作品它在音乐的辅助下,在歌词的阐述下,能够圆满地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解说:1997年,一首名为《从头再来》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获得了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的肯定。这样一首直视社会现实的歌曲,需要的不仅是创作者对生活锐利的发现和悉心的体验,还需要一份直面社会焦点、难点的勇气。

王晓锋:我记得当时北京棉纺厂的一个车间党支部书记,叫李淑芬,她周围有一群像她那样的人,而且干得都非常好,业绩非常好,可能她将来就是一个厂长,或者一个更高的职位,这么一个人物。我其实就想从这一面了解,当时他们受大的体制的影响,突然间失去了很多。所以这首歌前面有“我们一定要坚强,昨天的荣誉已是过去”。

也就是说我们做音乐,我们做文化,或者我们做文艺是为什么,是为大众服务的,为大众的意识形态服务的,为大众的思想,为大众的生活服务的。

印青:经过17年的努力和11届评选,“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在艺术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事实证明:让主旋律产品在精神文化市场上唱主角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第三部分市场之潮艺术之根

梅婷:当今的都市生活,让忙忙碌碌的都市人困惑,年轻人的情感和生活成为了屏幕上常见的主题。《香樟树》就是这样反映年轻人生活的作品。“五个一工程”奖也把这些贴近当今时代的新作品列入视野,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够通过“五个一”的舞台,看到属于自己的精品佳作。

解说:像《香樟树》这样受到观众强烈好评的时代新作,也正是“五个一工程”着力推出和肯定的作品。翻看17年以来的获奖名单,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舞台力作,“五个一工程”奖都在要求作品具有最高的艺术水准和最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着力要求作品真正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经受住市场的真正考验。

《张思德》、《云水谣》等获奖影片,同时也都是电影票房的成功案例;《梅兰芳》、《集结号》等影片总票房过亿,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新高,彰显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生机;《潜伏》、《金婚》、《亮剑》、《闯关东》等获奖电视剧,也都曾是收视率高峰的创造者,甚至成为社会话题。

一台获奖话剧《立秋》火爆全国舞台,5年内上演500余场,总票房突破千万,也使处境艰难的山西省话剧院重现生机与活力。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三晋大地迎来了金色的秋季。

?明哲:“五个一工程”奖有一个硬件,就是起码要演50场,戏剧是需要起码50场以上,这是很对的,它会使得大家精心创作的作品不光是奔着奖去。有了群众、观众这样的基础,又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反馈,再能够不断地打磨,就会给更多的观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王树增:我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一盏人生的指路明灯,一个好的作家就是燃烧自己,照亮人生与社会的追寻理想的人。我愿意为此而努力写作,永远追寻真理的光芒。

解说:文艺类图书一直是“五个一工程”关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市场呈现出百花吐艳的红火景象。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贴近生活现实,充满知识趣味,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图书,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的同时,承担起传承文化,开启未来的责任。

张平:空洞的、说教式的文化作品越来越少了,没有市场了。那种极度个人化、极度自我的、远离群众的、远离时代的,那种杯水风波、阿猫阿狗、小情小爱的,那种自我宣泄的作品也越来越少了。所以这种相互的促进,都使我们的文学作品积极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解说:市场的活力,真正的贴近,让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持久而强劲,让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深入人心。而一个个鲜活的文化产品从市场激荡中脱颖而出,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也给中国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时代。也是在这种国家推动中,人民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最好的满足,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最好的维护和保障。

陈维亚:我们现在的艺术家,说实话是老百姓养活我们的。我们说一个作品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投资,做这个东西钱是谁给的?不就是老百姓给的吗!老百姓给我们钱,养活我们。我们创作“五个一”作品,我们就应该为老百姓服务。

解说:从第九届评选活动开始,“五个一工程”奖专门设立由非专业人士担任的“群众评委”。

王文婷:我是作为一个群众评委来的,我没有专家的那种很专业的眼光去看这些东西,但是我自己的标准是这样的,首先看看这个作者表达的思想是不是能引起我的共鸣,是不是能让我继续听下去。

李桂英:通常以前的评选好像没有观众评委。这次加进了观众评委,就能使我们代表观众真实地反映我们的一些看法、我们的意见,使得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能够更丰富,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宋祖英:人民群众永远是时代的主角,也是精神文化产品最广大最深厚的市场需求。只要我们的文艺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忠实地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就可以获得最持久的市场资源。

第四部分德艺双馨人才之门

主持人:春秋战国时代,为国家实力不足而发愁的齐桓公,问他的大臣管仲:国家的财力从何而来?管仲只用了四个字,就给出了十分精辟而又睿智的答案,他说:财从才来。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有了人才就有了财富。“五个一工程”是精品工程,也是财富工程,它创造的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它为了中国文化事业的长久发展,发现了一批又一批活跃在文艺一线的领军人物和顶级艺术家。它以国家荣誉的名义激发着这些艺术家们投入了巨大的创作热情、鼓励着他们把目光聚焦于时代、聚焦于祖国和人民,同时也把“德艺双馨”的标准作为事业成功的支撑点。

解说:回望获得历届“五个一工程”奖的文艺作品,浏览那一长串获奖者的名字,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是一张群星灿烂的名单。几乎在中国新时期涌现出的文艺人才在这里都榜上有名。这就不能不让人们产生极大的兴趣,希望探求“五个一工程”与中国艺术界人才辈出的内在联系。

高希希:“五个一工程”奖对人才培养来说,主要还是起到一种价值观艺术观的导向作用。对于一个编剧一个导演,还是一个演员也好,他搞出一个东西总希望得到社会承认。问题是要得到怎么样的社会承认?

蒋雯丽:“五个一工程”奖为艺术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老百姓广泛接受的文艺作品。

解说:在目前这个多元的时代里,对文艺作品的社会承认、社会需求也是多元的。“五个一工程”的评选活动提供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评价。它用那些富有时代与生活气息的舞台力作、好歌好曲、影视佳作来吸引鼓励有作为的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波谰壮阔的改革大潮中,这实际上就使艺术家的创作取得了永不衰竭的源泉,艺术家的成长才会进入一条与时代和生活不断产生共鸣的健康之路!

第五部分创新之力生生不息

主持人“五个一工程”奖,工程的分量要远远大于奖,而是通过评选去彰显国家的文化导向。当下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发展与创新,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一个获奖作品去感受其中的活力,一起了解那种蓬勃向上的文化力量。

解说:“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十分重视作品的首创性,鼓励艺术家的大胆创新。创新力度始终是评委会关注和把握的重要尺度。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谋继承,中国的艺术家正在探索着一条既保持传统又吸收国际化因素的艺术道路,给中国艺术一个不老的青春!

张继钢:正像齐白石先生所说,学我者兴,像我者死。中国不缺少中国制造,但是我们呼唤中国创造。我认为真正的新作品必须具有新的理念,新的风格,新的语言陈述方式,于是诞生新作品。如果是这样,对于我们中国创新的文化艺术作品,必定能够引领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解说: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杂技剧《天鹅湖》让人们感到了新奇和惊喜。当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用中国杂技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天鹅湖》时,人们当然会惊讶不已。芭蕾舞的服装道具、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舞剧的背景这种纯西方的艺术能与纯东方的艺术嫁接成功吗?

赵明:对于任何人来讲是不可想象的,真的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同样用身体去讲话,芭蕾也是用身体讲话,杂技也是用身体讲话,可是他们两者之间的这种距离是相当大的,一个是非常之唯美,再一个就是非常惊险,所以我给它定位为惊险刺激的芭蕾、高雅唯美的杂技这两者之间的结合,所以就铸成了《天鹅湖》今年在舞台上那样一种光芒四射、那样一种闪烁。

解说:芭蕾可以在肩上跳,武术也可以融入舞蹈,用形体也可以讲述历史波涛中的《一把酸枣》。不同艺术形式的嫁接融合,把中国的东方传统文化,经过开掘概括,进行精致的艺术再现,使得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传统理念得以传播,创造了艺术锐意的创新。

冯双白:艺术的确需要个性,艺术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当然这个个性又不是说完全自我的,难就难在要创造一种熟悉的陌生。什么是熟悉的陌生呢?就是说他创造的有个性的东西,还要引起大家的共鸣。

解说:用鼓励创新来扩展艺术的空间,用扩展的艺术空间来包容更多的创新、创作和创造,这是“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在17年中总结出的一个经验,摸索到的一条规律。“五个一工程”鼓励艺术家的首创精神,艺术的创新也使“五个一工程”变得异彩纷呈。

龚若飞:这种无论在内容上、在表现手段还是在表演风格上的创新、探索、突破,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影响都是久远的。

冯小刚: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每一个英雄也都是有血有肉的。《集结号》这部电影收获了许许多多的评价和鼓励,最让我感动的是人们对谷子地这个人的认可,对他这种精神的认同。

解说: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从题材到人物刻画,方方面面展现出创新的尝试。优秀战争片所包含的智慧、惊险、悬念、曲折,几乎拥有了所有娱乐片的支撑因素。而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之所以获奖、之所以老少皆宜,并不仅仅是它的娱乐因素,更是因为它对人性情感的眷顾、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而“五个一工程”奖所推崇的创新精神,在更大范畴的文艺创作中,正随着日新月异的中国文化土壤,不断深化和拓展着。

主持人:随着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五个一工程”不断调整其评奖范围。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新兴的支柱。“五个一工程”奖也与时俱进地将动画及时纳入评奖范围。

解说:中国动画事业所以有这样的蓬勃势头,除了我国的数亿青少年是它“永恒的基础”外,与一批早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动画迷的“80后”已经渐渐成为文化创作的主体有极大关系。我们相信,“五个一工程”一定会像推动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一样,推动中国动画事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孙立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中国的观众会更多的关注中国的原创动画,同时“五个一工程”奖也将囊括更多的新的艺术形式,以及新的文化方向,使我们中国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越来越快地往前迈出有力的一步。

第六部分繁花似锦香飘四季

主持人:“五个一工程”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整合文艺资源的作用。在积极扶持困难剧种和中小剧种的过程中,在热情支持地方文艺和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五个一工程”使一大批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破土而出,使今天的中国艺苑更加姹紫嫣红,香飘四季。

解说:“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有力地推动了地方传统艺术形式的存活与发展。许多少数民族艺术之花,也在评选活动的鼓励下,重新绽放。不少精品还走向了国内外市场。

新疆的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就这样如期来到了北京。

古再丽努尔:《冰山上的来客》是50年来反映新疆生活和少数民族生活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非常好,它讲述的是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歌颂爱情,歌颂美好的生活。

“五个一工程”奖对新疆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这次我们自治区党委还有宣传部对《冰山上的来客》非常关心,尤其在资金投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这个剧目也不可能登上舞台,还有内地的一些专家,也在这个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解说:蒙古剧《满都海斯琴》用琴音把观众带回了辽阔的草原,难得一见的桂剧《大儒还乡》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上折桂,新编豫剧《程婴救孤》也是第十届的“同科状元”。

余声:文化市场的繁荣和艺术创作的勃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文艺精品,同时也使广大观众欣赏艺术的平台越来越好、越来越多。

解说:“五个一工程”奖对舞台剧、广播剧、少数民族文艺的各门类艺术的扶持与呵护并不仅仅局限在表彰上,它组织的送戏下乡下厂进社区的活动,推荐优秀剧目进入百姓的视野,让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找到了市场,接上了“地气”。

广播剧作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如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的挑战。“五个一工程”奖敏锐地将其纳入到评奖范围中,使广播剧艺术焕发了新生。

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探索为各类艺术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就在基层群众接触艺术的同时,艺术家们也把艺术的种籽播入他们的心中。

尾声

解说:“五个一工程”奖在过去的17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巨变,反映着最广大群众的和谐心声,见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振翅高飞的雄健。在共和国60华诞之际,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在万众期待中颁布。更多紧扣时代的艺术精品,更多锐意进取的艺术创造,更多忠于艺术、忠于人民的艺术人才,在“五个一工程”奖这个舞台上谱写着中国当代文化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绚烂华章。

主持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成功实践,是我们党推动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的伟大创举。党的十七大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了全面部署。新时期,新任务,“五个一工程”更加任重道远。感谢你,五个一工程!祝愿你继续铸造中国的文化艺术长城。

(中央电视台供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