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工程科技六十年成就巡礼

2009-09-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版照片拍摄:王元晶 我有话说

主持人语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

正当全国喜迎伟大祖国六十华诞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召开了“中国工程

科技60年成就座谈会”,邀请亲历国家重大工程成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来座谈和总结、回顾新中国工程科技的伟大发展历程,以此为祖国六十华诞献礼。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本世纪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都显示了党和国家准确把握了国内外发展大势,成功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并领导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回顾60年沧桑巨变,我们对国家今天的昌盛感到自豪,也相信中国工程科技在今后自主创新的征程中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工程科技之花必将盛放于世界!

工程科技:撑起强国富民的脊梁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

 

6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从饱经战乱、满目疮痍中站了起来,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60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人阶级与工程科技人员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一时期,人才匮乏和科技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工程科技发展的主要瓶颈。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工程科技的发展,包括新设工业学院,培养人才,选派出国留学生,成立中科院等大批科研院所。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第二阶段,文革十年――科技事业与知识分子遭遇曲折动荡的年代。文革期间,科技工作大部分瘫痪。尽管如此,依靠文革前十余年工程科技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献身祖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在国防和尖端工程科技领域仍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中国工程科技史上许多“第一”和重大工程就诞生于这段曲折动荡的年代。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迎来工程科技大发展的春天。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5年,国家出台《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相继制定了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大大提高了我国工程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1994年,成立了中国工程院,为推动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阶段,二十一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发展的新时代。2005年以来,党和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工程科技进入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现如今,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拥有一千多万人的工程科技队伍,一些重要工程科技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支撑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中国对世界医学有八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医学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有些重要建树,可以称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它们分别是:汤飞凡教授等发现沙眼病毒(现在叫作沙眼衣原体);史济湘教授等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获得成功;陈中伟教授等成功实施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宋鸿钊教授等进行的绒毛膜上皮癌的化学治疗获得成功;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关于食管癌的综合治病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发现青蒿素作为抗疟疾的最理想药品;汤钊猷和吴孟超教授等关于小肝癌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王振义教授等分化诱导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

自主创新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

 

青藏铁路是我国在新世纪之初一项重要的工程建设成果,建设过程主要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等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人员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重要成果:

一是创新了成套冻土工程技术。突破了传统冻土工程的设计理念,确立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实现了对冻土环境分析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对冻土保护由被动保温转变为主动降温,对冻土治理由单一措施转变为多管齐下、综合施治的“三大转变”。目前,列车在冻土区运行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创造了世界高原冻土区铁路运行时速最高纪录。

二是创新了高原卫生保障技术。针对大人群、长时期、高海拔实施高原作业的实际情况,青藏铁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把确保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卫生保障、医疗救治和疫病预防服务,确保建设队伍能够上得去、站得稳、干得好。

三是创新了高原环境保护技术。青藏铁路首次在铁路建设中实行环保监理制度,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对全线环境保护进行全程监控。在深入调查野生动物分布习性和迁徙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桥下、隧顶和路基缓坡平交等三种形式共33处野生动物通道,这在我国重大工程项目中尚属首例。

四是创新了高原铁路运营装备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调度集中系统,实现了远程调度指挥;首次采用基于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和GPS卫生定位技术的信号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在世界上首次自主创新研制出密封性能良好、安装供氧设备的高原旅客列车,确保旅客在高原高寒、低气压、强紫外线辐射环境中舒适、安全地乘车旅行。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三峡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的三峡工程凝聚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智慧,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新中国六十大庆之际全面胜利建成。

三峡工程是一项巨大的防洪减灾工程。经过反复论证,大坝挡水后提高水位113米,形成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可以有效调蓄超限洪水的下泄,使荆江河段地区的防洪能力从防御不足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可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

三峡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程。三峡水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一期工程1820万千瓦已建成投产),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900亿度,相当于每年5000万吨原煤的燃烧,也相当于2500万吨原油的能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

三峡工程是长江重要的航运工程。三峡大坝设有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内河航道上规模最大的多级连续型船闸。它的年通过能力可达1亿吨,有力促进了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东西向的出海通道。

三峡工程本质上是改善已经失衡的生态,修复已遭破坏的环境。洪水灾害是生态失衡最严重的形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应已经开始展现;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利用和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对矛盾的最重要对策;充分利用水运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最好措施。

三峡工程自蓄水以来,一边建设一边开始发挥各项实质效益。2008年水库最高蓄水位已经达到172.8米,年发电量已达800亿千瓦时,货物运量已达6000万吨以上,如遇较大洪水已经完全具备拦洪的条件,工程各项建设目标、综合效益均已初展成效。

在三峡工程今后的运行实践中,还应坚持科学务实的精神,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以指导我们正确的行为。

全国一盘棋载人航天创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中国航天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目前已经形成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试验各种导弹、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试验基地,海南发射场今年9月14号也已正式开工;建立了由国内外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中继卫星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系统。

50多年来,我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这既受到严峻的国际局势的影响,又源于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和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使我们有能力有所作为。然而,作为当代的航天人,我们最深切的体会还是在于有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越性――这两点是航天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保证。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航天系统工程领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我所经历的研制“长二捆”火箭期间,为解决火箭研制的急需物资,国家物资部和有关部委为此专门召开了专项物资紧急订货会,涉及国内20多个省市、74个市县、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物资,在一天半内就落实了90%的订货合同,共约5000项。7个月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有关企业就把7000多项物资、2000多吨金属材料、1000多项外购机电产品和近60万只电子元器件都发送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8个月研制出新型火箭的奇迹是全社会造就的。

我国航天事业任重道远,航天人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我国工程科技、为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当今名列前茅的大桥一半在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

 

中国的桥梁事业经过几代工程师的努力,今天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当今世界名列前茅的大桥几乎一半在中国。从1984年开始,在我担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的20余年中,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技术的进步。

在黄浦江上造桥是我们几代工程师的夙愿,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的开发为我们这一代桥梁工程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然而当时我国的斜拉桥跨度只有200多米,国外也只有300米,黄浦江上造桥必须要有400米以上的跨越能力。其实早在过去很多桥梁的实践中,我们就已经把将来在黄浦江上建造大跨径桥梁可能发生的各种技术难点一一分次分步解决。例如上世纪70年代建造跨度为200米的斜拉桥――上海泖港大桥时,解决了电脑计算程序问题、施工控制问题、锚头制作问题和钢索防腐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主持设计铁路上海站恒丰路斜拉桥时,解决了钢管桩深基础的问题;而在主持设计1989年建成的重庆石门大桥时,解决了单塔斜拉桥能跨越230米的问题――单塔斜拉桥跨越230米,意味着双塔的斜拉桥即可以跨越460米以上,跨越黄浦江已成为时间和机遇的问题了。

1989年党中央决定开发浦东,这使黄浦江越江工程摆上了议事日程,在黄浦江上建造大桥也随之由过去的想象变成了实际。南浦大桥于1991年顺利建成,自建成至今大桥未发现一条结构性裂缝。可以说,其建成开创了中国大跨度斜拉桥的新时代,从此中国各地的斜拉桥建设大规模展开。1993年,主跨602米的杨浦大桥胜利建成,中国的斜拉桥第一次站到了世界的最高点,中国的斜拉桥技术从此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继杨浦大桥后,我们又主持完成了黄浦江上的第三座斜拉桥――徐浦大桥。2003年,黄浦江上的第四座大桥卢浦大桥也建成了。卢浦大桥主跨550米,为目前世界第一。

中国巨型机事业起飞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

 

1978年,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中国要搞巨型机!”这对我们广大计算机工作者是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中国巨型机事业从此焕发了生机。长沙工学院198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机,速度达到每秒1亿次。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用“群机”并行方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标量亿次巨型机,速度达到每秒1亿次。

正当此时,国际上32位微机芯片已经问世,我们立即开展了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研究,研制出速度达到每秒10亿次的并行处理计算机。这台机器是1991年完成的,是我们国家第一台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

20世纪90年代,“神威”巨型机研制被批准立项。当时国际上正值向量巨型机遇到工艺障碍,半导体做不上去了,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已经成为巨型机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个技术转型过程是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难得机遇。“神威”巨型机在十亿次的基础上,跨过了百亿次的台阶,直接研制成三千亿次以上的计算机,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

本世纪初,“神威Ⅱ”巨型计算机完成,运算速度每秒10余万亿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后,在科技部的安排下,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在国产CPU芯片研制及其在巨型机上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已具备采用国产CPU芯片研制百万亿次量级巨型机的能力。在此期间,“银河”、“曙光”、“深腾”等高性能计算机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国运昌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国力强。没有科教兴国,就没有中国巨型机事业的起飞和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巨型机必将有更大的发展。我为祖国的成就而骄傲,也为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而自豪。

探索中国特色铁路提速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铁路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买票难、运货难问题突出,铁路在运输市场所占份额持续下滑,面临严峻的挑战。列车速度再不提高,将丧失竞争能力。

但是我们遇到很多困难。第一个难点是资金问题。那时,铁路建设由国家投资,每年只有几十亿元,新线投产不到200公里。第二个难点是提速工程的复杂性。中国铁路运输强度为世界之最,干线能力十分紧张,客货列车共线运行,不同等级列车“混跑”。第三个难点是自身技术储备不足。对于中国铁路这样大规模、连续推进的提速工程来说,我们不可能单纯依靠引进技术。第四个难点是安全问题。多年来,我国铁路事故接连不断。在这种情况下谈“提速”,曾引起很大争议。然而通过反复调研,我们最终还是作出了实施提速的决策。

由于资金有限,我们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提速有限目标:不盲目追求最高速度,重点在于采取综合措施缩短旅行时间,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以挖掘设备潜能为主,不搞大的土木工程以减少投资。

为了实现提速,我们走了一条创新之路。第一,突出技术创新。依靠研究院所和企业,组织研制了160―200公里/小时提速机车、客车、动车组系列以及新型信号和安全装置。第二,开展运输组织创新,处理好列车的“速度”、“密度”与“重量”的关系,实现最佳匹配。第三,进行安全管理创新。为了化解提速的风险,通过大量采用新的技术装备、提高人员素质、实行科学管理,加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大幅度化解了安全风险,安全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过6次提速,目前我国铁路提速里程达到1.6万公里。客车时速提高到160―200公里/小时,个别为250公里/小时;同时也提高了客、货运能力,路网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楷模”引领石油工业合理布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

 

我主要谈五点体会。

第一,石油工业从无到有,发展60年成就伟大。1949年石油产量仅为12万吨;至2008年底,全国发现油气田总数为843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8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9万亿立方米。

第二,石油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发展到现在能走在世界前列极其不易,任何地区、层系和领域的勘探都要经过长期的逐步深化、反复认识和实践过程。

第三,勘探开发工程领域形成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技术序列。大庆油田的建成一举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折。此后我国进入渤海湾盆地勘探,创新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相继开发了胜利、大港两个油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板块构造及前陆盆地理论在中国创新应用,在塔里木北部库车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近几年,随着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的开拓发展,新的发现不断出现。

第四,“楷模式”发展引领全国形成24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大庆油田提出新时期高科技新会战,实现4000万吨再稳产10年,创建百年油田,树立了榜样。目前,我国石油工业从东部到西部,从陆地到海域,从上游到下游,已经建成大庆、胜利等24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年产原油超过2亿吨,年产天然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

第五,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挑战共存。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国内,尽力勘探和生产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引进利用国际油气资源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借鉴一些国家的能源消费经验和调控措施,节约用油用气,提高油气利用效率,促进石油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中国钢铁实力的综合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

 

新中国建立6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是15.8万吨,占当年世界钢产量的0.1%。此后,国家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重要位置,钢铁工业蓬勃发展。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年产1亿吨,占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国产钢5亿吨,占全世界钢产量的38.4%,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全国产钢达到535万吨,50年代相继进行了鞍钢扩建改造,新建了武钢、包钢两大新基地。70年代初,地处西南腹地的攀枝花钢厂投产。后来,由于“文革”影响,钢铁生产出现“十年徘徊”。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掀开了中国钢铁业发展的新篇章。以上海宝钢为代表的一批当代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带动了中国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进入90年代,通过自主推进连续铸钢、高炉喷吹煤粉等共性关键技术,全国钢厂的技术结构得到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质量明显改善、节能效果显著,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从1949 年到1986 年,中国用了37年登上了第一个年产5000万吨钢的台阶;从1987年到1996年,仅用了10年突破年产1亿吨钢的台阶;从1997年到2001年,仅用5年时间,年产钢水平又增5000万吨;从2002年到2003年,用2年时间,年产钢水平增长5000万吨;从2005年到2007年,每年钢产量增加7000万吨左右。这是中国钢铁实力的综合体现!

中国钢铁工业从占全世界的0.1%,增加到38.4%,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标志。(本版照片拍摄:王元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