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兵的跨越

2009-10-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公方彬 我有话说

当自己沉浸于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欢乐海洋时,总不免要回眸中华民族60年的发展历程及其精神脉动,于是,过去的一幕幕便真切而又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1979年,我在省报真理标准大讨论专栏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此

时,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国已进行了大半年。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将我这个山东沂蒙山区的高中毕业生、基层政府的文书,带入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脉动之中。

后来,我参了军。在工作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对部队建设的重要性。当时,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外部冲击,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广州军区的一名基层军官,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结合部队实践,努力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下功夫,力求通过方法的改善,焕发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在部队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为部队建设作了一点工作,部队就给了我无上的荣誉:记一等功,授予“模范思想工作骨干”荣誉称号,树为先进典型。

在党和军队的培养下,我不断进步,实现了从一个士兵到理论工作者的跨越。1987年,我被调入军事科学院,成为一名研究员,专门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后来,又被调到国防大学任教授。

20世纪90年代,我把受教育者的自身修养作为关注重点,把关于人生修养的报告讲到部队、学校、政府机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军队也走向世界。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我开始研究如何提高国家和军队的软实力方面的问题,系统研究民族、政党和军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我陆续在中央媒体上发表关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文章,得到军委总部的重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为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应该说,自己开展核心价值观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军事集团精神脉动,在一个理论工作者身上的自然反映。看一下人类的文明史,所有大国的崛起与衰落,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也就是说物质力量重要,但失去精神支撑很难避免衰败。可以说,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必然带来精神危机,进而是社会危机。历史一再证明,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兴起和没落往往反映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个集团的兴起和没落。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深感到,党的解放思想号角催我前行,党的创新理论使我视野开阔。

(口述者系国防大学教授本报记者陈劲松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