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陵山民族地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路径

2009-10-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英 我有话说

武陵山区民族地区,位于湘鄂渝黔接壤地,聚居着土家、苗、侗、瑶、布依、白等30余个少数民族,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我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一区域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自然地理的差异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明显,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特的人文和地理

环境,使武陵山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在发展成为第一要务的社会大环境中,如何调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功构建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主要内容的“两型社会”,成为武陵山区当前的核心课题。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急功近利的乱砍滥伐、陡坡垦殖,使得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环境污染逐步由隐性转为显性,这无疑加剧了经济的落后和环境恶化的隐忧。可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武陵山民族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要把武陵山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考虑,在筹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同时,制定具有引导和保护“两型社会”建设的规划、法规、规章,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与此同时,面对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评估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要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新路。在此基础上,树立可持续消费观,要求人们自觉将消费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以“取之有度”的道德意识利用自然资源,本着节地、节能、节材和适度、环保的原则,保证后代平等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

二、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作为以农林牧为传统经济模式的武陵山区,遵循循环经济理论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是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提高资源利用率。要着力于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即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和能源,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这一区域,可推广农林牧复合型模式,即在同一土地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技术系统。

其次,是构建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发展跨区域的产业集群。由于长期在条块分割体制下各自独立发展,武陵山区各地在行业选择和发展方面缺乏统一分工,行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如旅游、茶叶等产业已成为多个地方的主导产业,影响了武陵山区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扭转这一局面,可按产业层级实行区内的产业分工,同时根据产业上下游分工,发展产业链,加强横向合作,减少和避免相同产业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

第三,是发展特色经济,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喀斯特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找到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例如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的擦耳岩、云洞湾等地农民广泛种植花椒、砂仁等经济林草,不断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以这些“特色品牌”为依托,完全可以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和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增强小城镇辐射功能,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

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城镇化水平为45.68%。而整个武陵山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到28%,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武陵山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扩大小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明确小城镇的定位,发挥辐射功能。小城镇的优势根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小城镇发展的宗旨和功能是为农民和农村服务,要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城乡经济融合的有效结合点。要选择经济基础好、集聚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带动作用大、产业特色明显的中心镇,通过一段时间,构建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并创造条件将其培育为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明显、辐射能力较强的现代化小城市,进而有序地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增强发展后劲。在武陵山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中,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各种社会资本来弥补或扩充建设资金。可以充分利用股份制筹集闲散民间资本或通过出让使用权和经营权吸引本地大股民企资本以及各种外资注入,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土地市场和企业市场方面进行融资建设。

转变小城镇发展方式,营造民族特色。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城镇化道路,是武陵山区社会发展必然选择。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应注意传承和发展鲜明的民族特色。小城镇的魅力来源于自然禀赋和文化传统,小城镇的建设关键是营造特色,而营造特色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本地自然风貌,挖掘文化底蕴,继承传统,延续文脉,推陈出新,要保持城镇景观的连续性,保持现存的美好自然环境,保护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在建筑风格上,要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思想和手法,摒弃消极成分,采用现代材料与工艺,建造能够体现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民居建筑,提高城镇品位。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