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恢弘舞台史诗塑造国家形象

2009-10-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居其宏 我有话说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五章《中华颂》中的回族舞蹈《金色的汤瓶》。高伟迪摄

在新中国60年文艺史上,通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这种特殊而又宏大的综合性艺术体裁来一展中国

风采、塑造国家形象的,共有3次――第一次是1964年的《东方红》,第二次是1984年的《中国革命之歌》,第三次便是这台《复兴之路》。

此前两台史诗,论其社会影响和艺术成就,毫无疑问应首推《东方红》――当时和日后数十年在国内外所产生的重大政治效应和强烈艺术震撼力,至今仍令人难忘;其中许多历史歌曲和原创歌曲,也早已脍炙人口,成为歌唱家及广大群众久唱不衰的经典作品。

这一次为迎接共和国60华诞,组成强大创演阵容,创排歌舞史诗《复兴之路》,旨在通过演出,展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革命”伟大历程,承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主题,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

《复兴之路》以一台恢弘壮阔、昂扬华美的演出证明,史诗创演团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艺术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宏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

中华民族自1840年直到2009年,在这169年间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和三次伟大革命的光辉洗礼,其中无数历史场景、重大拐点、难忘事件、风流人物、煌煌伟业和惊魂瞬间可歌可泣、可圈可点,构成《复兴之路》包孕极丰的历史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宏阔世界。

然而,如何在150分钟的史诗长度中,既要全景式地将那些必不可少的历史图景摄入自己的视野,又要使这种史诗性抒咏有别于《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概括与表达方式,而显示出新世纪艺术家的新视角、新高度和新情致,赋予国家意志、国家形象以具有当代精神与中华气韵的崭新艺术表现?我们从史诗演出中看到,创作团队本着“宏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的创作原则,对这段历史取舍相宜、剪裁有法、详略得当,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史诗创作中这个最大的艺术难题。

所谓“宏大处着眼”,就是在宏观结构上,除了序幕之外,将169年的漫长历史分为五大篇章:第一章“山河祭”,表现1840-1921年间中华民族的苦难生存状态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第二章“热血赋”,表现1921-1949年间中国人民抗争与解放的光荣历程;第三章“创业图”,表现1949-1978年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面临重大历史拐点的沉思与抉择;第四章“大潮曲”,表现1978-2009年间改革开放这第三次革命大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带来的日新月异变化和举世瞩目成就;第五章“中华颂”,表现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现代化强国及和谐家园、走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各章结构内部,或采用字幕和朗诵、或引用伟人的同期声、或通过直观的舞台呈现,对相关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表现和照应。

所谓“细微处落笔”,就是在具体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上,拒绝平庸和重复,回避对艺术对象做直接对应的一般化表面化铺陈,而是独具创意、巧辟蹊径,构思出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化的艺术细节,营造某些特定戏剧情境。从细微处落笔,通过一滴水折射太阳光亮,从而在重大主题的艺术表现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上取得“见微而知著”的审美效应。如第一章中“惊梦”一场,以晚清宫廷莺歌燕舞正酣、突被西方列强大炮轰然击碎的设计,便将清廷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入侵的历史情境交代清楚;又如第二章中“共和国的名字”一场,则通过一段动人的情景表演,表现向全国进军途中一队解放军战士听到共和国成立特大喜讯而急切想知道共和国国名每一个字的细节,将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革命战士对它的特殊情感揭示得十分真切感人;再如第四章中用一曲合唱《遥望我的蓝色星球》和歌舞场面来讴歌“两弹一星”这一科技伟业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少年儿童对于浩瀚太空的浪漫遐想……

在《复兴之路》中,这种“宏大处着眼,细微处落笔”的艺术思维,通过一个侧面、一段细节、一种情境来承载时代主题、折射重大事件的实例随处可见,并在事实上已经构成一种“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独特舞台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风格,从而使舞台上对于历史图景的再现、重大主题的诠释、国家形象的塑造,获得活泼的感性生命的支撑和充沛情感底蕴的润泽,也因此才显得更加有血有肉、真实亲切、生动感人。

用4分钟连接10年与30年的历史转折

刘星创作的朗诵诗《沉思与抉择》用时只有4分钟,但它无疑是整部史诗最有智慧和最为闪光的篇章之一。它不仅第一次在国家大型庆典舞台上涉及“文革”话题,而且通过这段情真意切的朗诵,站在时代转折点上,将此前的“文革”10年劫难与此后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连接起来,凸现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功绩以及我国第三次革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历史意义。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通篇无一字涉及“文革”,但对十年浩劫的鞭笞却针针见血,非常艺术地、具有智慧地将“不回避,不渲染”的创作原则落实得恰到好处;通篇无一字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但“未着一字,尽得风流”,将历经“文革”磨难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命运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大彻大悟写出来了。这种用含蓄文学修辞承载明确内涵及历史语义的艺术处理,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精神的胜利,同时也是艺术睿智和艺术才华的完美结合。

以恢弘气象展现大国风采

《复兴之路》选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作为自己的演出剧场,为史诗铺展宏阔历史图景、营造恢弘壮丽的舞台气象、展现改革开放中国之大国风采,提供了绝佳的剧场条件。

我们看到,创编者充分而富有效果地发掘了人民大会堂大剧场包括穹顶在内的所有可用空间,舞台上巍峨的坡形合唱台和横跨两侧的拱形合唱台以及两者的组合造成类似月亮门的视觉效果,不但颇具中国特色,而且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视野高度和视觉纵深;布满舞台两侧的合唱队也拓宽了观众的视野宽度,舞台上及舞台两侧合唱队数百人的纵情高歌,形成贯穿始终的强大音流和自然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熟练地运用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声光设备及高科技手段,配以升降、推拉、旋转舞台装置的灵活组合,构成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舞台魔方,营造出时而震撼人心、时而硝烟弥漫、时而花团锦簇、时而诗意浪漫的舞台画面,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集团式舞蹈表演和各种形式的合唱、独唱及演奏做了积极能动的时空渲染与配合,其整体效果赏心悦目,璀璨时尚,令观众在150分钟内充分享受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因此,我们从《复兴之路》舞台演绎中所感受到的,不仅是最近30年来我国舞台科技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舞台艺术成熟经验的大荟萃与大综合,更是我国文艺软实力和我国大国形象的一次全面、集中、辉煌而又令人自豪的展示。

以集团式形体语汇雕塑国家形象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的舞蹈创作,与一般舞蹈、舞剧作品在艺术目的和承担任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史诗中,舞蹈编导们的个人风格、趣味与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史诗的整体风格和表现要求,也不可能以展现舞蹈家的高难技巧和深邃形体意蕴取胜;但从另一角度看,人民大会堂大剧场的宏伟舞台、数百乃至上千人的强大舞蹈演员阵容,却为舞蹈编导们以集团式形体语汇为基本材料,充分发挥大型群体性舞蹈所独具的艺术表现力,来雕塑我国、我党、我军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开拓了无限可能性。

在史诗的实际演出中,编导者以大型群体性舞蹈贯穿始终,使之成为史诗艺术表现和舞台构图的主要元素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群舞场面中的绝大多数,构思奇妙,形体语言单纯,造型新颖别致,服饰色彩绚丽,舞台构图富于变化且很有想象力;演员的表演动作整齐规范,情感也极为专注投入。因此,史诗中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舞蹈场面数量多、质量高,构成整部作品的最大亮点。

例如序幕,在《我的家园》纯净而深情的歌声中,布满舞台的舞蹈演员组成蜿蜒起伏的绿色大地,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辛勤耕作和汗水浇灌中旋转涌动、翩翩起舞――这个《大地之舞》场面,形象地描画出华夏子孙勤劳、醇厚、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第二章《为了母亲》则是一个群舞和独舞场面。编导者首先调动先进声光技术,在舞台上营造出日寇狂轰滥炸、无辜平民死伤无数、舞台高处血幕喷溅而下的惨烈情境,随即一面硕大的红绸覆盖整个舞台形成茫茫血海的意象,母亲和民众从血海中挣扎呼号,进而茫茫血海化为汹涌澎湃的滚滚热血,母亲和抗日军民奋起抗争。在这里,包括独舞和群舞的所有舞蹈语汇均无难度和技巧可言,但却以令人震撼的画面组合以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特殊魅力,刻画出中华民族在面临国破家亡灾难时的不幸与不屈。

类似的大型群舞,还可举出百万雄师过大江时威武雄壮、摧枯拉朽的舞蹈场面,用壮烈牺牲的我军将士组成的人体纪念碑,令人见之无不肃然起敬;而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的两个大型群舞,同样也以集团式形体语汇刻画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形象;最后,极具各少数民族特色的欢乐歌舞则将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奋进奔小康的和谐气氛渲染得精彩纷呈。

当然,编导者在充分发挥大型群舞独特表现优势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小型群舞创作的开掘,使之与大型群舞构成舞台空间局部与整体的并置对比及和谐统一,共同服务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在这方面,《长征路上》的舞蹈编排可谓独具创意。在《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男高音独唱和混声合唱的歌声中,编导者在舞台正中的小型旋转平台上,让6名舞蹈演员每人一只腿被支架固定并以它为支撑点,随着舞台情境的变化,创编出丰富的特殊形体动作和舞蹈语汇,并与大型群舞一起,极具震撼力地表现了长征路上的艰苦卓绝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是刻画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形象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多种音乐形式的立体交响讴歌中国精神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顾名思义,音乐元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和美感来源之一。《东方红》的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高度重视音乐成分在史诗整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调集全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参加历史歌曲的选编及新作品的创作,于是乃有日后众多杰出作品在广大群众中的长期流传。

《复兴之路》创作者当然深谙此中奥妙,并在创作之初便为参与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们制定了一个目标――“力争推出若干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通过这些作品来尽情讴歌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并使之传之久远。为达此目标,词曲作家们付出了各自的激情、才华和艰辛,从史诗的现场演出看,他们的创造和努力也确实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收成。

出于史诗性的表现要求,作曲家们以吕其明的管弦乐《红旗颂》作为整部作品的音乐主题并做了多样化的贯穿与发展,从而为作品所有音乐创作奠定了昂扬激越的基调。在这个基础上,又以舞台及两侧的三个大型合唱队为载体,将各种形式及声部组合的合唱作为讴歌中国精神最主要的音乐体裁来使用,许多舞蹈场面和独唱场面均有合唱形式的参与。除了以往既有的群众歌曲和合唱歌曲之外,结构完整的新创合唱曲也达到7-8首之多。

在《复兴之路》合唱曲创作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共有4首:其一是序幕中女声领唱与合唱《我的家园》,在质朴自然有如童谣的歌唱旋律和纯净透明的声部配置中充溢着田园诗般的宁静与恬适,在抒发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居的土地和家园深情赞美的同时,也唱出了历史刻度的淡淡印痕,并在整体寓意上与史诗多次引用的艾青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彼此呼应和映照。

其二是第四幕交响合唱《永世不忘》,所承担的艺术使命是对港澳回归祖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发出音乐回响。作品系两段体主副歌结构,第一段整体风格具有进行曲的性质,旋律一拍一音、一音一字,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由浑厚刚劲的男声唱出,恰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之历史潮流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旋即转入D徵调上的女声合唱,旋律优美抒情,充满轻柔气质,在调性音乐性格上与A段形成强烈对比;进而将B段的调高提高大二度,在E徵调上展开并由混声合唱唱出,以激昂奔放乐观的情绪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的坚强信念。

其三是第四章合唱《遥望我的蓝色星球》,富有幻想意境和浪漫气息,在结构上由童声合唱到混声合唱的发展也比较充分,调性变化丰富,最后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衬底,女高音独唱声部在高音区做华彩式的穿插呼应,营造出一种多线条立体化交织的听觉效果。

其四是第五章终场的合唱《走向复兴》,无论从它所承担的表现使命还是从它所起的实际作用看,都是整部史诗的点题之笔。作曲家将它写成进行曲形式,节奏铿锵有力,旋律昂扬激越、琅琅上口,合唱织体简易而富有效果,将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万众一心、奋勇向前的集体意志表现得比较充分,是一首较易流传的群众性合唱作品。

当然,除了合唱创作之外,史诗还创作了若干首独唱作品,并将它们安排在169年漫长历史的某些情感喷涌点上,藉此对不同历史规定情境下的中国情愫和中国精神进行细腻传神的音乐抒咏。

总而言之,《复兴之路》采用以合唱为主体、独唱齐唱及其他音乐形式穿插其间以构成多种音乐形式的立体交响这种整体音乐布局,对于以波澜壮阔的壮美风格讴歌中国精神有着纯器乐体裁不可比拟的独到优势――声乐体裁有歌词给作品内容以明确语义,又注重旋律的歌唱性,音乐品格的史诗性、易解性因此而得到彰显,也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