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细节中感知先辈

2009-10-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华清 我有话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爷爷方志敏,但电影《可爱的中国》让我看到了我爷爷的形象,那么真实,那么生动,我觉得一下子离爷爷很近很近。

这部电影从细微入手,还历史本来面目,视角非常新颖。它没有采用高大全式的表现英雄的模式,没有把方志敏塑造成一个慷慨激昂的英雄形象,而是让我看到方志敏作为中国革命先烈的

一个杰出代表在那种苦难岁月里,为中国革命所做的付出。譬如说方志敏在遗著中也写到的一个细节,他在牢里写作的时候也痛苦过绝望过,把稿纸都撕碎了,后来又坚定信念,写了下去。在以往表现方志敏的作品里,都忽略了这一点,没有体现出他复杂的心路历程。

又如,这部戏里一再表现脚镣,表现方志敏窝着身体走路,这象征着忍辱负重。有一个镜头是方志敏窝着身体,手提脚镣,扶着墙在慢慢、慢慢地走路,这个镜头看得我非常辛酸,这就是我爷爷,承受着巨大苦难和责任的爷爷,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被脚镣所缚,举步维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方志敏的声音塑造。现在提倡使用普通话,在这一前提下,这部电影反其道而行之,用沙哑的声音,甚至方言来塑造方志敏,一下子让我觉得这个形象非常可亲可敬。方志敏本身就有肺痨,而且红十军团北上抗日的时候,他自始至终都没从担架上下来过,因为他有严重的痔疮,实际上他一直都是有病的――严重的肺炎加上痔疮,所以他是不可能像以往银幕上的英雄那样慷慨激昂地大声说话的。因此,沙哑的声音和方言这两点处理得特别真实。

任程伟演的方志敏让我感觉非常亲切。我真想不到导演能找到这么像我爷爷的人来演这部电影。任程伟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他把英雄的精气神儿给演出来了。把英雄当人来演,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方志敏也会因为痛苦而锁眉,也会因为镣铐而弯腰,也会满面愁容,也会因病咳嗽,声音沙哑。有一场方志敏受审的戏让我印象很深,他非常疲惫,斜靠在受审椅子上,低着头,长时间后缓缓抬起头来用沙哑的声音说:“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这就很真实,经过长时间的审讯,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疲惫厌倦,不可能再慷慨陈词。方志敏首先是人,不同的是,他是个有信仰的人,因为挚爱中华,胸有大爱,才能在逆境中坚守。中国在那个年代正走入绝望的境地,他在炮火中失去了数千情同手足的战友,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忍受着敌人的严刑,他仍然坚信共产党能够挽救中国,仍然为自己的信仰而面对痛苦,这又是超越常人的……

影片中的方志敏不是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却是个信仰的卫道士。事实上,他已经带领部队冲破了敌人的封锁,有生存的机会,然而,为了主力军的安全转移,他毅然带领8000将士又杀回了包围圈,当再次带领剩下的800人又一次突围出去后,他决定还杀回去,这种“送死”的劲头,就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的卫道士,他是为信仰而战是为祖国为人民而战,所以才有那样的勇气。

这部影片让人看完后感觉非常沉。和我一起观影的朋友也都觉得看完这部电影心情很沉重。有些人称之为闷,我称之为沉重。但是,这种感觉就对了。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成功之处就是在于这种闷,这种沉重。中国革命是那么容易的吗?因为要让观众感觉到中国革命的艰难,所以电影的风格才需要如此厚重。现在的影坛,贺岁片、搞笑片太多了,让人感觉有份量的电影太少了。正因为这部电影独到的视角和对方志敏这一人物深沉地把握和挖掘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层面,才会给人带来如此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

看完电影,我的女儿,也就是方志敏的曾孙女来问我,这部电影里有没有提到对后代的期望,我对女儿说,电影里方志敏有这么一句台词――“我想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