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攻防兼备翱翔蓝天

2009-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李国文 本报通讯员 刘转林 我有话说

这是2009年7月25日,“和平使命―2009”军演中方空军参演部队的机务官兵在进行飞行前的机务准备。新华社发

1949年

11月11日,新中国成立第42天,人民空军宣告诞生。

60年锻铁翼神箭,60年筑蓝天长城。人民空军沐浴党的阳光,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御风翱翔,不断成长壮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起点上的人民空军,已发展成一支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等多兵种合成、具有信息化条件下攻防兼备作战能力的现代空中力量,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蓝天钢铁长城”。

像人民空军这样,从一诞生即奔赴血与火的战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对抗,在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烽火烧到鸭绿江边。

“空军司令官,我等着你的空军呐!”1950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前夕,当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领导的面,彭德怀盯着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一字一顿地说。

“此时的中国空军未满周岁,仅有新组建的2个歼击机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空军著名战斗英雄王海回忆,当时,飞行员连驾驶技术都不熟练。

“躲在娘怀里的崽没出息。”毛泽东大手一挥,摇篮中的雏鹰面对强敌,毅然选择起飞迎战。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喷气式飞机战争――年轻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平均飞行时间仅有14小时38分钟,但凭着志愿军空军官兵捍卫祖国蓝天安宁的坚定信念、中国军人特有的英勇精神,志愿军空军与世界头号空军强敌殊死对决。在2年8个月的作战中,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

人民空军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写下一个又一个传奇。

“导弹3发,28公里消灭目标!”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二营营长岳振华下令,“发射!”伴随着3声巨响,由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美制RB-57D型高空侦察机被击落。1959年10月7日,一个注定永载史册的日子――在地空导弹问世18年后,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例出现了。开创这一先河的,是组建刚刚一年的人民空军地空导弹兵;他们后来又击落5架U-2飞机和3架无人侦察机。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亲切接见屡建战功的地空导弹兵第二营全体官兵。到20世纪60年代末,人民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共击落敌机105架,击伤186架,为保卫祖国的领空作出历史性贡献。

60年守护祖国蓝天,人民空军为这片蓝天下生活的人民,天天送去吉祥安康。

1956年5月26日,3架试航飞机打破雪域高原天空亘古的宁静,无数藏族群众走出家门,惊奇地仰望这神话般的飞翔机械降临。随着人民空军的到来,这片古老而高远的雪域,从此有了连接外界的快捷通道。半个世纪来,空军部队为高寒缺氧的西藏修建了5个机场,为“空中禁区”的高原开辟了26条航线……

60年来,人民空军积极发挥高技术军种优势,始终驰骋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战场,为21个省(区、市)的30多座城市开通航空运输业务,为民航输送5000余名空勤人员,帮助地方开辟700多条航线,出动飞机数万架次参加航空测绘、人工降雨、飞播造林等行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不少受灾地区道路断绝、通信中断,数十万灾区群众生死不明。

“快!快!快!”人民空军各型运输机、直升机和侦察机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展开其历史上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的空中救援行动。

陡峭的山还隐没在浓厚的云雾中,但神奇的空降兵已出现在云端;15名勇士在5000米高空惊天一跳,永远定格在亿万国人的记忆中。

60年来,在高原、海岛、戈壁、边疆,人民空军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蓝天,在万里碧空划出一条条壮美的航迹。

60年创新发展,人民空军加速推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由航空型向空天一体发展,确立“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

1909年9月21日,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第6年,“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自己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从预警机、加油机到歼―10、歼―11,人民空军以百余架清一色国产先进战机的阵容,宣示了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成就。

60年前人民空军成立时,中国空军与西方强国空军间的差距,已远非冯如与莱特兄弟之间那个6年可以形容。

参加开国大典阅兵的17架受阅飞机全部是缴获的。1949年7月,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明确提出,加速空军建立的步伐。

1954年7月11日,“初教―5”飞机在南昌被成功研制出来。虽然只是一架初级教练机,但得知新中国生产出第一架飞机,毛泽东仍亲自致电祝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从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建设机械化空军,到在不发达的工业社会基础上建设信息化空军,60年来,人民空军始终坚定地走着一条创新发展的跨越之路。

2006年底,国产新型战机歼―10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我航空工业研制能力和武器装备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中国已具备自行研制世界一流战机的能力。

以宋文骢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整整奋斗20年,突破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终于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歼―10战机飞上蓝天。

歼―10战机,只是人民空军体系跨越的一个标志。审视不久前的国庆大阅兵空中梯队,人民空军装备呈体系跨越之势非常明晰。

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预警机,是人民空军信息化建设的标志;轰油―6、轰―6H等战机,是人民空军战略打击、精确打击、远程作战能力的标志;而歼―8F、歼―10、歼―11等歼击机列装部队,以其威武雄壮的姿态向世界表明,人民空军的制空力量已经完成更新换代;装备直―8K/A机型的空军直升机部队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人民空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及完成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有了突破。

60年栉风沐雨,60年发展壮大。更高的跨越,同步在人民空军的思想、体制、训练作战等层面展开――

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立“攻防兼备”战略思想以来,人民空军开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1994年10月,空军首次组织高技术条件下空中进攻战役实兵演习,参演部队运用多种武器,采取干扰、压制、封锁和摧毁等各种攻击手段,在多维领域向“敌”发动联合攻击,标志着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迈出坚实步伐;1998年10月,空军首次在计算机组成的远程分布式网络系统上,成功进行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室内空中战役对抗演习,从而实现从“图上谈兵”到“网上演兵”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战略转型需要,人民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积极推动训练进一步向信息化聚焦。2001年,空军确立“紧贴实战、突出对抗、从难从严、科技兴训”的军事训练指导思想,部队训练逐渐向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发展;2006年,空军开展“全员全装深训精训”活动,部队训练迈向加速转变的新时代。

2009年初夏,西北大漠深处,两个军区空军直接指挥两个战役集团的激烈对抗正在进行。飞机出航不久,告警信号指示灯开始闪烁,紧接着,导航系统被干扰,雷达被压制……这是空军某航空兵师飞行员高景驾机参加对抗演练中所亲历的一幕。

从武器装备性能、使用技巧到战斗精神强训,甚至具体到毫秒的时间感知能力――高景和战友们在这片人烟稀少的大漠中,全方位地感受着真正的现代战争。

战略思想转变和训练思路的变革,推动人民空军的作战能力的跃升:航空兵基本具备一定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地面防空兵部队具有远距离拦截、梯次打击能力和抗大机动目标、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雷达兵部队具有多目标警戒和多目标引导能力。

60年血脉传承,人民空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造就出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蓝天劲旅

1分44秒!

2009年3月7日下午,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创造了我军第三代战机飞行史上的奇迹――驾驶失去动力的歼―10飞机安全降落。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政委邓昌友签发通令,为李峰记一等功。

驾驶数十吨重失去动力的飞机,搏击生死一线之间。李峰的壮举,不仅为空军挽回一架价值过亿元的战机,更带回歼―10战机空滑迫降的宝贵数据。

传奇,是在生死选择中写出的。面对殊荣和赞誉,李峰引用一位前辈的话:“飞机是国家的财产,只要还能操纵,拼死也要把它飞回去!”

这位前辈,就是空军著名战斗英雄李永泰。

李永泰,在朝鲜战争中击落4架敌机的空军战斗英雄。1951年9月25日,他在保卫清川江上的金川里大桥时,遭受8架敌机围攻,连飞机座舱盖都被打了个大窟窿。然而,李永泰硬是驾驶着56处负伤的战鹰安全降落,被誉为攻不破、打不烂的“空中坦克”。“在射击判读胶卷上,有时连敌机机身上美国空军的徽帜都能看得出来。可见我机与敌机距离之近,这完全像空中拼刺刀。”李永泰老将军说。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有212名飞行员击落或击伤过敌机,涌现出三等功以上功臣8000余名,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一级战斗英雄5名,二级战斗英雄15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责任。从李永泰到李峰,在人民空军60年的征程中,英雄的热血在蓝天上一脉相承――

抗美援朝战争中,“空中突击手”孙生禄为保护空中指挥员和机群安全,与10架敌机英勇格斗,毅然放弃跳伞机会,驾驶熊熊燃烧的飞机冲向敌机群;

国土防空作战中,一等功臣杜凤瑞奋勇援救战友,在飞机负重伤的危急情况下,击落两架敌机而英勇牺牲;

“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迫降!”生死一线之际,“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李剑英竟如此从容冷静。2006年11月14日,在飞机发动机因撞鸟停车后,为避开下面密集的村庄,这位特级飞行员放弃跳伞求生,壮烈牺牲。

“一代代英雄舍生忘死,源于他们对党和人民无比的忠诚。”自1949年11月11日至今,有1551名蓝天骄子献身祖国的万里长空。

人民空军党缔造,人民空军忠于党,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的取胜之道、传家之宝。早在1924年,深谋远虑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目光投向天空,在建党刚3年,就选派4名共产党员到广州航空学校学习。1946年,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东北老航校在炮火连天的冰天雪地中成立,一个个放牛娃从这里飞向了蓝天……

1953年4月7日,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在击落被俘后,一再要求亲眼见见把他从天空打下来的那位对手。当他真正见到只有20岁的韩德彩时,认为对方是在“开玩笑”――他无法接受,自己是被这个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在参军后才学文化的放牛娃击落的。

60年血脉相传,60年发展跨越。在今天空军的飞行员队伍里,再也无法找到韩德彩这样的“放牛娃”。统计显示,空军目前所有飞行人员均毕业于飞行院校,经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这同样是一种跨越――

1987年11月20日,空军首批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飞行员毕业;

2002年6月13日,空军首批获得双学士学位的飞行学员毕业;

2003年起,空军开始从地方大学生中招收双学士学位飞行员;

2005年9月,空军招收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

建设空军,人才先行。从毛泽东在陆军中精选部队和人员组建空军那一天起,人才,就始终是贯穿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的一条红线。进入新世纪以来,为组建一个与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方阵,空军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2000年,成立空军人才建设指导委员会,空军司令员、政委任组长,聘请20名院士担任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2004年9月,在全军率先成立人才研究中心,进行人才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2008年6月,空军军事职业大学成立,空军全体官兵入校学习;从2000年到2009年,空军召开人才工作会议10次,专题研究人才建设问题;空军多次完善《空军人才发展战略》,明确5年、10年、20年间空军人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措施办法;围绕加快“复合型指挥人才队伍、智囊型参谋人才队伍、专家型科技人才队伍、多能型飞行人才队伍、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格局,一批具有双学士学位的高素质飞行员走上航空兵师团领导岗位,3万余名具有学士、硕士学位的地方大学生走进空军基层部队。如今,以复合型指挥军官、尖子飞行员和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专家为代表的新型人才群体已经形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