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城市发展“奠基”

2009-1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吴益民 我有话说

走在苏州科技学院秋意盎然的校园里,黄勇教授心情舒畅,却也倍感压力。他主持的《城市水体复合污染的表观污染效应及其控制》获批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公布,苏州科技学院12项成果“榜上有名”。

多年来,苏州科技学院以其在城建、环保等领域的学科优势

、地处苏南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三年来,高水平科研项目达440项,科研经费从1200万元跃升到4900万元,为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顶天立地,既要“摘桃子”也要“捡芝麻”

主管科研工作的学院副院长任平清楚地记得,三年前刚到苏州科技学院时,科研“空气”比较“稀薄”,一些教师觉得“科研不过是副业”,对高水平国家级项目更是望而却步。

这一现状同时也引起了学院党委书记王安国的高度重视:要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让教学与科研实现良性互动,科研上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即“跳起来摘桃子”,争取高水平科研项目;“立地”,即不嫌项目小,能“弯下腰捡芝麻”,主动与市场对接。

学校致力于创新科研机制,加强校级研究机构的平台建设。2006年,学校实行科研业绩与个人利益挂钩,当年获最高奖的教师拿了7万多元,而最高课时奖只有5000多元;学校还定期召开教授、副教授述职会,“晒”自己的学术成果。新成立的全球发展研究院,是探索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等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城乡建设与环境法学研究所,具有探索研究城乡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热点和难点问题、高层次的建设法与环境法人才培养、法律咨询服务三大基本功能。

学校学术气氛日益浓厚。据科技处处长袁中金教授介绍,2006年学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只有14项4个类别,三年后增加到74项8个类别。三年来,学院与地方和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达600余项,总经费超过7000多万元;共承担包括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660余项,其中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研经费累计1.1亿元。

学校建筑系学生张易告诉记者,苏州科技学院的建筑系素有“小同济”之称,因为系里老师的科研课题多,讲课能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也因此,建筑系报考人数年年爆满。

“多兵种”联合作战,打破科研“壁垒”

三年前出台的苏州市“十一五”服务业布局规划,因其贴近实际而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苏州科技学院王旭章教授是绘制这幅“蓝图”的关键人物。王旭章告诉记者,这套规划从最初的大面积调查到资料汇总、提取观点,从30万字最后浓缩到1万字,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融合了学校政治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工商管理系等数百名师生的心血。

这种跨学科作战的风格,在苏州科技学院一些学科交叉的学院,体现得更为鲜明。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等二级学院,教师们经常“合纵连横”,去竞标现场角逐有分量的科研项目。国家十一五“863”重大科技专项――“苏州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以及建设部“活性污泥SV,SVI,SDI,MLSS多参数自动监测系统”项目成功结题,就是环境、电子学科联合攻关的结果。

苏州科技学院院长陈志刚告诉记者:“现代科研的特点是覆盖学科多,综合要求高,往往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而土建学科与环境学科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高校与社会结合,正是苏州科技学院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苏州科技学院倡导学科交叉与融合。2008年7月,学校进行新一轮学科专业整合和院系调整,将22个系整合成12个二级学院、一个系和一个部。当遇到边缘性、综合性的课题时,系科之间易于在短时间内形成科研合力,联合攻关。

2007年9月,苏州科技学院顾强教授、何若全教授领衔的“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科研团队,获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目前该团队获得了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与环境学学院联合规划设计的“张家港市生态城市规划”,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小城镇生态城市规划示范(市)镇”。

筑屋搭桥,促科研成果走上“生产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生产量约占全球生产总量的60%。然而,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大部分柠檬酸生产厂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废水治理。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马三剑研制的柠檬酸废水治理工艺,运用于全国绝大部分柠檬酸生产企业。截至目前,马三剑在废水处理领域已有32项专利技术,“小城镇污水截流工程技术”等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县(市、区),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在苏州科技学院的“十一五”规划报告中,记者看到,“要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乃至创新型国家大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要瞄准江苏‘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学校把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科研与产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校倾力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结构工程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叶可明院士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工作站等,成为科研产业化的“加速器”和“孵化器”。

任平认为:“科研成果惟有走上‘生产线’,接受市场检验,才能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仅应用化学系研发的反应型溴系阻燃剂等成果,就帮助地方企业获得了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

“看不见”的“市场”上,也有苏州科技学院的身影。环保系为苏州市争取到了“苏州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这一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863项目负责人黄勇教授采用创新集成的物化和生化组合技术,使拙政园的水重建良性生态系统;城市规划系承担的“苏州古城控制性规划”获国家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银奖,参与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荣誉提名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