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兵团农一师:调结构促农丰增民富

2009-1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蔡侗辰 通讯员 周小静 我有话说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红枣垂满枝头,苹果和香梨飘香塔里木河两岸,薄皮核桃连年丰收,吊干杏一枝独秀。这道林果风景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呈现出的喜人场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利用集团化优势推广特色经济林,目前林果总面积已达60万亩,且每年以7万亩以上速度递增,初步形成环塔

里木优势特色林果产品基地,林果业成为促进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阳光产业。

被“逼”出来的转型

早已过了播种时节,几架大马力棉花播种机却轰轰隆隆地在近乎沙漠的田野上进行播种,随之而上的覆膜滴灌带也准确地植入地下。当人们疑惑地面面相觑时,土地的主人笑着说,“我们正在播种枣树”。不受季节限制,像种棉花一样种枣树。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然而这却是兵团农一师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出的低成本、速丰、高效的红枣种植之路。

幸福城农场书记武琳琳说,红枣直播建园解决了以往建园成本高、产量低、收益低、成活率低、土地利用低和建园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实现了早丰、高效,三年即实现“一亩园,十亩田”的目标。

幸福城农场六连党支部书记杨海娃介绍,过去由于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和投资成本大,职工常常是收入微薄。2007年起,推行直播建园后职工见到了效益,都把心思放到了如何让果树增效增收上。

幸福城农场有一位致富带头人――何锐波。2007年幸福城农场党委决定向职工推广直播红枣技术,希望何锐波为职工做一片试验田。结果这块试验田当年播种,第二年春天嫁接成功,秋天就收获了红枣。周围的职工种植经济林木的热情高涨,纷纷向农场要求种植林果。

水利水电工程处三连职工杨小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8年她开始酸枣直播,配套滴灌设施,亩成本600元。套种果蔬(茴香、黄豆)亩纯收入2500元,完全满足了当年自己的生活费用。2009年5月嫁接了赞皇枣,单株商品果产量达到了300克以上,亩产600公斤,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达7000元,能保证初步脱贫,第三年亩产到达800公斤,每亩纯收入近万元。

光明前景的特色林果业

10月21日,兵团农一师十团红枣节隆重开幕。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获得全国金奖的十团生产的“大漠”红枣。团副政委高疆林说,十团种植红枣已有30多年历史,到2015年,红枣总产值将超过12亿元,枣农年户均实现10万元以上收入。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减棉、增粮、增果、增畜”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指导下,兵团农一师推进了大农业由产量型向效益型、由“一花”独秀向“三强”结构、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化的步伐。

目前,兵团农一师经过科学论证,确立了五大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布局,形成以阿拉尔中心区为主的红枣基地,以五团、六团为中心的苹果基地,塔河两岸的香梨基地,以三团为中心的薄皮核桃基地,以四团为主的吊干杏基地。与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紧密合作,大力提升科技含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说:“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适应水资源制约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更是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团场增盈、职工增收的发展目标。这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从实际出发,找到的一条致富职工群众最好的路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