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衢州:探索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新路

2009-1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叶辉 本报通讯员 吴新波 我有话说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在浙江省衢州市,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祭祀典礼、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等一台台“文化大戏”接连上演,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眼球,这座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迸发出新的活力。

衢州市委书记孙建国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

文化的竞争。衢州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绝不落后,文化与经济完全可以实现互促共赢。”

一条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崛起之路,正在这座千年古城脚下铺开延伸。

传统文化展新颜

作为全国第二个孔氏家庙所在地,南孔文化无疑是衢州文化最为独特的一张“金名片”。衢州另一张金名片“棋子文化”同样如此。作为我国围棋文化的发祥地,衢州市建立起了国内第一个围棋文化陈列馆,棋子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全省率先启动“农家乐”文化大篷车,率先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先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在浙江这个市场经济发达的省份,衢州市无疑是经济实力最弱的地区之一,但却在文化建设方面摘得了众多的“全省第一”。

早在2004年,刚就任衢州代市长的孙建国就把文化建设的重点瞄向了基层、瞄向了农村,在他的倡导下,农村教育改食堂、改寝室、改厕所等“五项工程”在全市蓬勃展开。

尤其是面对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师资水平整体较低的现状,衢州市借助网络等现代手段,实施了“名师资源共享工程”,让城市优秀教师给农村教师上课,进而发展成为城市名校托管农村学校的新模式。

广播电视“村村通”走在全省前列,3100个自然村开通广播电视,全市有线广播电视乡镇联网率100%,行政村联网率95.3%;建立“民工文化俱乐部”,免费或优惠为民工朋友提供周末文艺专场、图书阅览、电影夜市、快乐上网、广播进工棚、民工剧团等8项服务;推进市民康乐广场建设,市区基本建成“15分钟文体活动圈”,市民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文化经济共成长

走进衢州所辖的江山市,“千年古道、锦绣江山”的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江山市文化方面的大动作不断,江郎山成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廿八都古镇修缮改造后重新开放。

“我们不是就文化发展文化,要通过文化发展推动经济繁荣,通过经济繁荣促进文化发展。”江山市委书记傅根友介绍,近年来,江山市在长三角县市中率先导入CIS城市品牌推广系统,大力挖掘和培育清漾毛氏文化、古道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大提升了江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前三季度,江山市1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1项高于衢州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幅均居第一位。”

这是衢州文化与经济互促共赢的一个缩影,在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和促进下,衢州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连续6年保持36%以上的高增长,工业投资、效益等重要指标居全省前列。与此同时,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衢州与发达地区相比,最缺的不是项目、资金等物质条件,而是创业创新文化。”这是孙建国到衢州工作5年多来的深切体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