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和他与一所大学的情缘

2009-1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宗立 特约记者 胡致之 通讯员 甘博源 我有话说

10月31日上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京逝世。巨星陨落,全国各界沉痛哀悼。人们都知道,钱学森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对钱老晚年提出的另一重要理论构想――沙产业,却知之甚少。这一重要构想萌发并实践于西北大地,钱老也因此同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结下了深厚情缘。

提出沙产业理论构想取得丰硕实践成果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由于工作原因,钱学森多次到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在这里发现,戈壁和大漠中有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的植物顽强地生长着。

1984年5月,钱学森应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学术报告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沙产业”构想。钱老说,我国沙漠、戈壁大约有16亿亩,和农田面积差不多。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其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而且是大农业,这是又一项“尖端技术”。

之后,他又预言,接替信息产业革命的第6次产业革命,将是包括沙草产业在内的知识农业。他详细描绘说:“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

在后来的有关信件中,钱学森又指出,沙产业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他关于沙产业的一系列理论构想,在后来的具体实践中,逐步被人们概括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新路子。

甘肃沙漠戈壁占全省面积1/3,是受风沙侵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钱老的沙产业理论也最早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实践。1994年,中国科协、林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首先选择甘肃武威、张掖等地建立了试验点和示范基地,开始实践钱老的沙产业构想。

1995年,温家宝同志在宋平同志转交的有关沙产业报告上批示说,“钱学森同志和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阳光农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和生态意义。”

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钱老沙产业理论构想的指导下,甘肃积极实践,大力发展沙产业。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甘肃张掖和武威等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加快造林绿化、拓宽延伸绿洲生态防护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沙区林果产业,促进沙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捐资设立基金和奖学金促进沙产业人才培养

1994年,钱老用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100万港元设立了“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2001年,他又捐出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身奖”奖金100万港元,用于促进沙产业发展;同年,“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在北京宣布设立,分别在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宁夏农学院设立了“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班”,这是钱老首次同意以他的名字设立奖项。2007年,此项奖学金又在甘肃河西学院设立。

为了不负钱老厚望,为沙产业发展培养一支出色的专家队伍,甘肃农业大学将沙产业奖学金班设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01年,该专业30名学生受到每人每年2000元资助;05年第一批学生毕业后,该校又将沙产业奖学金班改为动态管理模式,挑选品学兼优、立志从事沙产业科研的学生。截至目前,沙产业奖学金班已有83名毕业生,还有30名在校生接受资助,累计资助已近70万元。

“我们学校沙产业奖学金班的毕业生中,有在一线从事荒漠化治理的,也有还在攻读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生。可喜的是他们都没忘记钱老发展沙产业的心愿和对师生的殷殷厚望。钱老的沙产业理论和对沙产业人才培养的资助,将永远激励引导我们成长为参天大树。”甘肃农大林学院团总支书记石万里介绍说。

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采取措施全面学习和实践沙产业理论,促进沙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2005年在钱老回国50周年之际,甘肃农大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专门布设了“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与甘肃的实践”展览。

2006年在钱老95岁诞辰之际,甘肃省沙草产业协会和甘肃农业大学共同主办了“钱学森沙产业构想理论研讨会”;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班同学还精心制作了象征农业、林业、草业、沙产业、海洋5大产业,具有“95”立体效果的精美纪念品,赠送给了长期以来支持、关心他们学习、成长的钱老,祝福钱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001年至今,钱老的长子钱永刚、秘书涂元季少将等亲属、助手,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等多位沙产业方面的专家先后来到甘肃农业大学,与沙产业奖学金班学生座谈或作专题报告,介绍沙产业理论和钱老的科技、教育事业,转达钱老对沙产业奖学金班学生的亲切关怀和勉励。2009年3月,沙产业奖学金班同学还获得钱老赠送的全套《钱学森书信集》。这些都鼓舞和引导大学生们认真领会和把握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为不断丰富和发展沙产业理论,促进沙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继承钱老遗志推进沙产业伟大实践

钱老去世几天来,甘肃农业大学师生们以秉烛默哀祈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沉痛悼念钱老。沙产业奖学金班学生田楠告诉记者,“能够进入沙产业奖学金班,并不是为了拿奖学金,而是钱老的精神一直激励我为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努力奋斗。”另一名同学陆斌说,“钱老对青年学子投身治理荒漠化事业寄予了厚望,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将钱老开创的沙产业事业不断传承下去。”

沙产业奖学金班的同学纷纷表示,不管今后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是“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的获得者;“我们与‘钱学森’这一伟大的名字结缘,获得的不仅是物质资助,更多的是要传承他的精神财富;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志,将钱老精神发扬光大,为促进沙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