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麒派人才传承流派艺术

2009-1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黎中城 我有话说

陈少云与尚长荣演出麒派经典剧目《打严嵩》。

“京剧流派传承班・上海班麒派专场”,近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十位主演联袂登台,师生两代

共襄盛举,名流加盟甘当绿叶……一出大戏、两台折子,展示了办班十个月来取得的可喜成果,受到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热情关注。

周信芳大师创立的麒派艺术,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源于上海,盛于南方,并辐射全国,在京剧近代化进程中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观众群落的萎缩和戏曲市场的冷落,它与其他许多舞台艺术一样,也面临渐趋式微的境况。原先遍布各地的麒门弟子,如今已所剩无几。能得到社会公认的新一代传人,更是屈指可数。这份标志着近代京剧艺术高峰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能够薪火相传,不被湮没?确实不能不令人感到忧心。所幸的是,从政府到社会,众多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危机的存在,从而为抢救这一民族艺术的瑰宝,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周信芳艺术研究会,多年来在发掘、整理、研究、宣传大师的演剧思想和艺术成就方面,做了不少实事。目前,又紧锣密鼓地与上海京剧院联手推动编纂《周信芳艺术大全》的浩大工程。成绩固然未可小觑。但是,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不同的是,表演艺术是一门“活”的艺术。表演艺术流派的真正传承,关键还在于舞台生命的延续和接班人才的涌现。这是一种书面复制或实物保存所无法替代的“活”的传承!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国家文化部艺术司、上海市文广局联合主办,诸多艺术院团、院校和社团共同承办的“2008-2009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正是有识之士们基于上述认识,倾力推出的一项举措。研习班着眼于人才选拔,着手于剧目传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措施。打破了以往短训班的办班方式,按照实际需要制定了相对长期的传承计划,根据师资和生源情况,设立上海、吉林、天津、福建等几个基地,灵活有序地开展教学。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教、学、演相结合;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结合;学习麒派表演艺术和积累、挖掘麒派剧目相结合;上海中心基地教学和吉闽津等分基地教学相结合。分散播种,各地开花;遴选苗子,集中培养;以戏传艺,以艺树人。一年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为更多流派传承班的开办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为周信芳艺术研究会,我们深深感激有关领导和各参与单位为此所作的种种努力。我们有信心在各方的关怀和帮助下,既为宝贵遗产的保护尽心尽力,又为新生力量的培养添砖加瓦。愿麒派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命不息,迎风绽放!

(本文作者为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