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亮的“民心工程”

2009-1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11月11日上午7点,江苏省常熟市白云校车站台,兴福小学二年级学生王智正和三位小伙伴稳稳地坐上了学生接送车。从2009年起,常熟市政府实行校车专业化运营,为此财政将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

常熟市委书记王翔告诉记者:“教育是民生之基,事关百姓福祉。只有把教育做实、做优,做成最亮的‘民心工程’,人民群众

才能得实惠、城市发展才会有潜力、社会和谐才能得保证。”

教育优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学校

记者来到离常熟市区较为偏远的董浜镇。占地100多亩的董浜镇教育中心,由镇党委政府于2007年底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而成。一条325米的长廊,连接着小学和初中两个独立的教学区域。两校拥有32个教室和实验室、400米塑胶跑道的体育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液晶投影仪。

董浜中心小学校长张国民颇为自豪地说:“镇里不仅建了新学校,还下大力气留住优秀教师,2008年全镇教师年终奖达2万多元,镇政府还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交通问题。教学质量提升了,上学方便了,以前转到市里读书的学生,很多回到了镇上。”

“董浜镇在常熟的10个镇中,财政实力是最小的一个。建造教育中心所花的9000多万元,相当于董浜镇一年的可用财力,为此镇里要过三年苦日子。”董浜镇党委主要领导告诉记者,“这是惠百姓、得民心的好事,我们苦点也值得。”

董浜镇是常熟市重视教育的一个缩影。常熟市市长惠建林认为:“城乡统筹,不是让农民都进城里生活,而是要对城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教育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把教育办好才能更好地落实城乡统筹。”

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十年来,常熟市世茂实小坚持实施艺术教育,校园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乐园。

世茂实小制定了《艺术教育五年规划》,聘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为艺术顾问,组建了铜管、葫芦丝等八个百人艺术团队。学校乐器队的150名学生,大部分都成为“三好学生”和“品学兼优生”。校长周根林从实践中得出:“艺能辅德,艺能启智”。

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常熟各所学校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大做文章。常熟市第一中学设置了近50个校本课程,涵盖文学、艺术、乡土等领域;杨园小学的戏曲、白茆小学的山歌多次走进北京演出。

江苏省常熟中学校长、省化学特级教师顾伟光说:“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让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腾出空间和时间。”学校从2004年起开始新课程探索与研究,各科老师集中研讨、制定教学方案,并因材施教。

高素质的师资群体,有力地保证了常熟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目前在常熟,小学教师提倡本科化,中小学及职校已有364名教师获得或正在攻读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

协调发展,担起教育服务全社会的使命

董浜镇北港村34组的石权宝,承包了6亩多地种植蔬菜。2007年前,因为没有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效益不好。参加镇成教中心创业培训班后,他掌握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技术。2008年,他种植的蔬菜亩均收益达6000多元。

常熟市教育局局长殷东明认为:“教育不仅担负着培育未来接班人的使命,还要兼顾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和谐得到更大保障。”

多年来,常熟市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出发,坚持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服务。

在常熟东南开发区和常熟经济开发区内,分别建起了投资达3.5亿元和1.2亿元的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滨江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开发区产业特点,两校错位发展,大力实施订单培养,每年为开发区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五千余名。开发区招商部门把两所职校作为投资环境,请新来的外资企业考察,解除他们对用工的后顾之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