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推动我国空间事业科学发展

2009-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杨保华 党委书记 李开民 我有话说

2009年11月1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实践十一号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不仅是研究院对于“用成功报效祖国”神圣使命的践行,更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诠释。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研究的主力军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进一步挖掘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好地把握空间事业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空间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载人航天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个时代会赋予一种精神新的内涵,一种精神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对航天人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中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特别能吃苦,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时代缩影,体现了航天人报效祖国的人生态度。中国的空间事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开天拓疆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神舟号载人飞船到嫦娥一号深空探测器,航天人默默地奋战在向世界空间技术高峰攀登的征程中,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使命因神圣而光荣,生命因奋斗而精彩”的诺言。寂寞的攻关战斗,艰难的排故现场,处处洒下了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汗水。荒凉戈壁,浩瀚海洋,处处留下了航天人艰苦创业的足迹。

特别能战斗,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时代写照,体现了航天人敢于胜利的顽强意志。航天器研制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上天产品的“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航天人把“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融入到实际工程实践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航天人就以过硬的战斗精神克服了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仅用5年时间便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随后的各类航天器研制和发射工作中,航天人始终秉持这种奋斗精神不断进取。到目前,空间技术研究院已自主研制和发射8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地球资源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海洋卫星等7个卫星系列。

特别能攻关,是中华民族创造人类灿烂文明奋斗真谛的时代结晶,体现了航天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从航天事业创立之日起,航天人就紧盯世界航天技术最前沿,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空间技术一个又一个的突破。目前,我国的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对地遥感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小卫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更是突破了奔月轨道设计、月食问题等众多技术难点,在多项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

特别能奉献,是中华民族顾大局识大体传统美德的时代延续,体现了航天人淡泊名利的宽广胸怀。航天技术是一个大型系统工程,每一个技术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很难体现到个人的价值,并不富裕的国情,又使得航天人不可能有丰厚的收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航天人不为各种诱惑所动,不求个人名利地位,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把个人的理想建立在集体荣耀的基础之上,把人生交给了神圣的航天事业。正是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才实现了中国空间事业的辉煌。

二、载人航天精神对空间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催生创新的事业。载人航天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促进中国空间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实现我国空间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树立空间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中国空间事业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历史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准确认识和把握空间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实现空间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与危机感,切实看到研究院与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存在的差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抢抓发展机遇;用创新的思维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新经验、新方法,掌握新规律。载人航天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告诉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保成功、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努力转变和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员工首创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不断加快发展速度,实现健康高效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等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空间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空间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研究院在体制机制、业务结构、产业能力、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的矛盾日渐突出。为寻找空间事业发展的新模式,研究院在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正积极构建“建成以空间飞行器业务为核心,多业务、多体制相互支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型的国际一流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发展载体,实现从单一型号研制向研制、批产、应用与服务相结合转型,从以航天型号为主的任务型向军民融合发展的任务能力型转型,从以单一产权为主向多元产权转型,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型的发展新模式。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空间事业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国家和用户对空间飞行器需求的增加,加重了研究院引领空间技术发展的使命和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任务。载人航天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告诉我们,实现不辱使命、铸造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确保型号发射成功和在轨稳定运行作为发展新途径的首要前提,坚持自主创新,探索军民融合,在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上下功夫,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飞行器系统集成商和空间飞行器产品供应商。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健全空间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空间技术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近年来,研究院不断调整原有的航天器组织结构和研制模式,改革调整配套运行机制,全面推行矩阵管理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逐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各类航天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试验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但从载人航天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看,新形势下,研究院还必须构建行政管理与产权管理结合、集权与分权适度、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战略管控有效、制度流程完善、责任主体清晰、体制机制灵活,适应业务多元化发展和国内外竞争环境的新型联合体组织架构,在管理体系上,建立一套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形成持续改进、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国空间事业科学发展

面对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要求和全体员工“与研究院共发展、同进步”的期待,研究院将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空间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成功是硬道理”,把确保型号发射成功和在轨稳定运行作为发展的基石。确保型号成功不仅是研究院的首要政治任务,是研究院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空间事业发展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牢固树立“成功是发展的基石”的理念,按照“坚持、完善、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政治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现实紧迫感,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

坚持以战略发展目标为牵引,积极推动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建设。深入思考构建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的途径和方式,深入思考研究院向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推进研究院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系统工程理念,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体系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变革调整、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

坚持自主创新,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瞄准国际空间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按照集成产品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研发流程,加快技术应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继续完善专业化、集约化、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开放式合作创新平台,加大技术创新与合作创新、产学研专兼职队伍建设和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创新文化氛围营造,健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用、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团队的不断涌现。

坚持统筹兼顾,以产业能力的明显提升促进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用发展的观点、开放的思想、前瞻性的眼光和统筹兼顾的思维审视、聚焦研究院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牢牢把握产业能力提升这条主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分系统集成能力和单机产品生产能力,以适应多领域、多任务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以形成军民紧密融合、国内外市场互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宗旨,走出一条军民结合、军民互动的经济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研究院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打造一流队伍、提升员工生活品质。深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形成以专业技术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岗位成长机制,提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能力。坚持把发展的成果与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积极营造有利于稳定人才的良好环境。切实重视员工的地位作用、利益权利、价值尊严、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实现员工与事业的同进步、共发展。

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切实激发队伍的活力。完善各级党组织,尤其是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探索激发党员先进性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覆盖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新机制和新思路,大力倡导“用成功报效祖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引领宇航产业,造福人类社会”的新使命,传承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强化员工爱党、爱国、爱航天的信念,提升员工对航天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中国空间事业健康、和谐和科学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