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政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009-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国富 我有话说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60年的实践孕育生成了独树一帜的政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政协事业发展史,也是一部政协文化发展史。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集体理性和智慧的历史结晶,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以巨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政治受经济的制约,也受文化的影响。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我国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是华夏儿女团结奋进的共同精神家园。人民政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政协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政协文化传承了中华和合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合”两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合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老子把和视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管子将和合并举,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孔子以和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则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指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易传》讲“保合太和,则利贞”。东汉以后和合为儒家、道家、佛家通用,成为其概括其本身宗旨的综合性范畴。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从宇宙观、价值观和处世哲学等层面,深刻阐发了“和合”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义,揭示了“和合”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身心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和合作为文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天人调谐、和而不同、贵和执中、和衷共济,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组织,强调“求同存异”、“兼容并包”、“荣辱与共”、“囊括一切”的理念,承接了和合文化的传统,汲取了和合文化的精华,实现了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

政协文化传承了中华忧乐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有着深厚的忧乐文化基础。“忧”在传统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忧患意识,特别是社会个体对天下国家的责任意识。“乐”在传统中更多强调的是乐观向上的精神情怀。“忧”与“乐”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政治责任、政治关怀和政治担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和政治品格。从孔子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忧道不忧贫”,到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充分反映了传统知识分子这种舍小我为大家,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重物质享受、注重精神价值实现的“忧乐”情怀,成为自古以来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共同精神品格。人民政协是个“亦官亦民”的政治组织,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政协委员既非“居庙堂之高”,亦非“处江湖之远”。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真协商监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立论,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无疑与中华民族忧乐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政协文化传承了中华谏言文化传统

我国历来有“纳谏则世治,杜谏则世乱”之说。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大多数谏言都是为封建王朝的长远利益、为国家人民的整体福祉着想的,是从“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志气和“金戈铁马驰骋”的壮烈情怀的进谏者胸中奔泻出来的。正是他们秉承以道为己任、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势的原则,创造了直谏、曲谏、反谏、泣谏、讽谏、死谏等丰富多彩甚至惊心动魄的进谏方式,上演了一幕幕以道事君、以道评君甚至以道抗君的历史活剧。人民政协是一个监督机构。民主监督是政协的重要职能,是通过提出意见、建议与批评的“言谏”方式开展的。在履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实践中,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人士恪尽职守、敢于直言、勇于监督,发扬光大了我国几千年的谏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绵延不绝的有力表征。政协文化传承了中华策士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策士或谋士,泛指出计策、献谋略的人,是足智多谋的智囊。他们依靠自己的知识、才能、经验与思维能力,帮助统治者审时度势,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治国兴邦,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姜子牙辅周灭商,张仪行连横之术助秦国统一,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终成三强鼎立之势,等等。这种得谋士而得天下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人民政协是协商机构、咨询机构、民意机构,是智囊团、人才库。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向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建言立论,实际上传承了中国古代策士文化传统,担当了党委、政府的“高参”、“谋士”的角色。

政协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本文化传统

中国的民本文化历史悠久。民本一词源于《尚书》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春秋毂梁传》的“民者,君之本也”。从先秦到明清,不少思想家以及封建统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发了民本的思想。孔子主张“泛爱众”;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韩非子认为“君权民与”;董仲舒说“天之立王,以为民也”;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国以民为本”、“君为民所推”;朱熹强调“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等等,形成了在思想上要爱民、惜民、重民,在经济上要养民、富民、利民,在政治上要安民、信民、从民等比较丰富的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人民政协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履职为民,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作为重要任务,这种为民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也传承了我国传统的民本文化。

(作者系浙江省政协主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