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格证书”带来的思考

2009-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羽 我有话说

据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正在酝酿今后给毕业生三份证书:一份是学业成绩单、一份是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是对人格养成经历方面的描述。据称这是对本科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将单一知识传授型的教育方式,转变成“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目的是全面培养新时代的面向各领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领

导能力的人才。

应该讲交大的初衷是积极的,但其中“人格证书”还是引起了不少争议。这份结合了思想、修养教育课堂成绩和课外实践情况的“人格养成”情况的证书,初步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其他指标,学校表示还需要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但“人格”怎么衡量,是否能以证书的形式去定论,恐怕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高校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的确很有必要,但将人格教育“证书化”,会导致人格培养事实上的简单化和功利化。人格是人的一种内在的东西,关乎个人尊严,人格的培养和修炼是毕生的课程,永无止境和终点。但人格无法独立存在,它依附于人具体的、长期的行为,因而也不能被简单考核或评估。人格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几门课、几次活动就可以涵盖。如果人格培养仅仅是一个“证书化”的学习过程,“人格提升”是为了获得证书,则可能使功利情绪在学生中蔓延,影响学生个性的发挥,背离“人格养成”教育的初衷。一旦人格有了打分体系,很多事情学生做与不做,恐怕都取决于是否会给打分者看到并认可。“人格考核”很可能又异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了高分投机钻营。当下,为证书而证书,已是高校学生“考证”的一种普遍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格证书”真能评出学生人格的真实分数和等级吗?

“人格”的事情,就应该按照人格的规律去做,人格还是靠养成,要靠大学的氛围,靠大学老师以身作则、把美好的品德和行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们,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提升人格”靠打分,反而会扭曲了人格。如此量化、技术化的管理思路,会使“人格”物化,使人文、人本这样的理念退缩,这对于大学而言是不可取的。用如此量化的评价机制去评价原本不能量化的东西,在操作层面上就很难做到公允和真实。

上海交大的本意是人才评价标准上的创新,是对“学习成绩至上”论的纠偏。但创新也要考虑现实情况、评估创新的效果,为创新而创新恐怕是不足取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