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公共财政”培育“健康基因”

2009-11-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去年3月,如果不是家里人一咬牙把她送到医院,陈万珍恐怕就没命了。“五年前我摔了一跤,来这里光是检查、开药一下花了八九百元,当时人都懵了,再也不敢来了!”陈万珍说。当时69岁的陈万珍感冒引发高血压和美尔氏综合症,不敢去医院。后来眼看快不行了,家里人才赶紧请人帮着抬过来。

“医生让住院,我一

听就害怕,这个样子住进来,医药费还不得几千上万元?”办出院手续时,陈万珍心里还在打鼓。没想到一结账,只有一两千元。

曾经让陈万珍闻之色变的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卫生院,2006年变成了鱼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名字一起改变的,还有江北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机制和药品“零差率”等运行机制。这些改变,让陈万珍再也不怕进医院了。

解决就医难,必须把就医的倒金字塔顺过来

鱼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周边3个镇的65000居民。但在2006年以前,这里每年门诊最多只有三四千人次,住院一百人次左右。没人来这里看病,原因一是花钱多,二是看也看不好。中心主任杜能强介绍,当时的卫生院只有19名医务人员、19张床位。为了生存,卫生院只能“以药养医”,工资奖金与各科室和个人的医药费收入挂钩,大家都争着给病人开大处方。结果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就诊人数越来越少,医疗骨干都想方设法调走,形成了恶性循环。

居民也深受其害。鱼嘴镇堰平村65岁的周育英,患咽喉炎已有六七年。以前病情复发了,被迫去重庆市区的大医院,去一次要花八九百元。家里不堪重负。“原来在卫生院输液,一次也要八九十元,现在只要10多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周育英成了这里的“常客”。

“看病难在大医院和乡镇医院表现不同:大医院是见到看病的医生难,乡镇医院是把病看好难。有一点相同,就是过去看病都贵。”江北区委常委、副区长高洪波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不科学,是就医“倒金字塔”的直接原因。据高洪波介绍,重庆几家大医院的住院率只有5%,患者实际上都是去看门诊,“赶到医院至少1小时,排队挂号至少1小时,排队等医生至少1小时,看病只有5分钟。”不把就医的倒金字塔顺过来,就不可能解决就医难。

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

只有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才能把就医的倒金字塔顺过来。2007年8月,《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经区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根据《实施意见》,每个街(镇)或者每3至10万居民原则上应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2010年,全区要建立基本完善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让城乡居民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到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一项统计表明,我国居民的医疗支出平均只占其收入的10%,而其中的90%又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花费掉的。“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得没命”,关键还在于看病难、看病贵。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关键又在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逐渐由‘吃饭财政’转入‘建设财政’,又由‘建设财政’转为‘公共财政’。实施‘公共财政’必须以人为本,让群众受益。”高洪波介绍,江北区2006年的卫生投入为4000万元,2007年为6400 万元,2008 年为7200万元,今年预计将投入1.3亿元。这些钱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医疗保障体系,二是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建立药品采购体系,四是公共卫生服务。

基础设施是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第一步。改造后的鱼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有3000平方米,49个住院床位,配备中心供氧、医疗电梯、全码呼吸机等设施,基本能满足患者需要。中心党支部书记罗朝晖介绍,中心已基本完成了健康入户调查和全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今年前6个月,中心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就分别达到了19000人次和700人次,分别是改造前的6倍和7倍。

卫生服务中心收益与就诊人数患者满意度挂钩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重庆’的基础。政府要引导人们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转变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带动大家树立科学的卫生保健模式。”分管江北区卫生工作的高洪波两个月前刚刚获得重庆市铁人三项的游泳冠军,对于卫生工作与“健康重庆”的关系,他有更深的理解。

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保健理念,江北区还组建了社区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到每个社区带动大家健身,为居民讲解医疗保险政策、健康体检。区委、区政府还责成卫生局组织专家编写了《江北区居民健康知识手册》,发放到全区每一户居民手中。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江北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试行了釜底抽薪的运行模式。首先是从2008年1月起实行药品“零差率”。在此基础上又配套了四条配套措施: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过去的50%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实行收支两条线;二是将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工作人员的收益与门诊量和每月抽查的患者满意度挂钩;三是对金额超过50元的门诊处方和住院每天超过80元的清单进行审核;四是病人自付费用的药品,必须明确告知并由其本人签字认可。

“原来不管怎么样,每年还能在药品上赚到万元利润,突然一下搞‘零差率’,大家一度担心发不出工资,刚开始抵触情绪还不小。”杜能强说。几个月后,大家心里的账算明白了:以前靠开处方找钱,越开大处方病人越少,每月工资奖金加在一起也就1000元左右。现在人均基本工资1208元,每月还能拿到1000元左右绩效工资。医患关系好转了,社会也和谐了,何乐而不为呢?

据了解,江北区目前正在鱼嘴、复盛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这一模式。高洪波希望新的模式能同时让患者、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工作者、政府满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