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办学机制 校企深度融合

2009-11-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单强 我有话说

为了配合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更好地服务区域内外资企业,1997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学院由公办改制为股份制办学,200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并以全国唯一一所民办高校的身份,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

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对于学院在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具有“身处苏州工业园区腹地、被世界500强企业包围”的区位优势。但是,站在办学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更是得益于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正是因为具有“股份制办学”的优势,学院才得以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格的绩效考评制度、高效的机构设置和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以过硬的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亲商”理念下的市场型专业开发机制

为了实现“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的办学理念,学院一开始就导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的“亲商理念”。“亲商理念”是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亲企”,即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员工,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二是“亲生(及其家长)”,即把学生当成客户,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愿望,通过优质就业,实现家长的教育投资回报。为此,学院在“亲商”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市场型的专业开发机制,使学院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适销对路。学院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需求,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实施职业分析和可行性研究论证,制订专业群开发计划,确定专业和招生计划。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完成教学策划,确定教学计划与素质拓展方案;根据生产环境和职业素养要求完成教学资源配置,确定“教学工厂”与“5S”考核的教学内容和方案;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学管理的实施进行过程控制,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评估标准;通过长期、定期的客户满意度测评,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使育人方案得到持续改进。

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体制

如果说“亲商”是学院主动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那么,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制度则是学院主动邀请企业管理层力量为学校的办学服务。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创建之日起,学院就与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借鉴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成立了董事会,作为学院宏观决策的指导组织。担任学院董事的主要是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外资企业、对学院发展比较关心的政府领导和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相关行业协会的会长。其中包括荷兰威特立创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VDL)、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BOSCH)、韩国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SAM-SUNG-SESS)、芬兰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NOKIA)等14家著名跨国公司。董事单位中,企业占64%,高校占28%,政府占8%。董事成员来自工商界的代表占55%,教育界代表31%,政府官员14%。学院定期召开董事会,邀请董事参与学院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并洽谈各类合作项目,董事企业则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师资培训、信息分享等方面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以“教学工厂”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

“教学工厂”的名称最初来自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而最早将“教学工厂”克隆到国内的,可以说就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因为学院一开始就是高职,举办高职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走得比较近、跟他们跟得比较紧,所以,在七八年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是舍远求近地来学习“教学工厂”。“教学工厂”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学科教育模式,构建出与企业生产相匹配的真实生产环境,并依托真实的生产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训、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所学即所用,在技术上“先进、实用”,在理论上“必须、够用”。

曾经有人怀疑“教学工厂”是“四不象”,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条路是走对了。而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工厂”理念,学院在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以产教研一体化为特征的“AMD模式”,以订单式培养为特征的“BOSCH模式”,以硬件资源共享为特征的“CHARMILLES模式”,以共建实验室为特征的“PHILIPS模式”,以培训换设备为特征的“SAMSUNG模式”,以共创“教学工厂”为特征的“MATE模式”等等。通过这些合作,校企双方做到了目标一致、标准一致和全程合作,并逐步形成了校企“双核”人才培养模式,使校企双方实现了高度融合。

2009年,学院的招生形势非常好,录取的学生中有40%以上超过了本三线,录取率与报到率都超过了95%,今年全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比较乐观,基本上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大气候的影响。

事实证明,规范、健全的股份制办学体制对于提高办学绩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多种办学模式的发展,这里建议有关部门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对公办院校、二级学院的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多元化办学,推行股份制、尝试托管制,使办学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实现分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参与高职教育办学,避免在职教办学和校企合作中出现学校热、政府热而企业冷、社会冷的现象。其次,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监管力度,民办高职是国家高等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所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更应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监管,严格规范其办学行为,让民办教育真正能够合格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而避免陷入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误区。再次,要以办学绩效作为政府对高职教育财政投入的依据,一是将教育事业费调整为以学生人数为基准依据;二是设立公办职业院校财政拨款的公开竞争和绩效评估机制;三是明确资助民办职业教育金额,将资助民办职业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