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甘肃距“戏剧大省”还有多远

2009-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王璐 我有话说

11月中旬,康式昭、齐致翔、黄维钧、姜志涛、贺燕云等全国戏剧舞蹈界知名专家齐聚“甘肃戏剧大省建设论坛”,与甘肃省内的戏剧工作者一同为甘肃戏剧“把脉”、“下药方”,陇上梨园再次显露出崛起的希望。

甘肃省文化厅厅长邵明表示:“经历过两次创作高峰的甘肃戏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下一步抓什么、怎么

抓,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重点。”

60年铿锵路

新中国成立的60年,也是甘肃戏剧铿锵前行的60年。

上世纪50年代中至“文革”之前,是甘肃戏剧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应运而生,如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滚滚的白龙江》、《远方青年》,歌剧《向阳川》,陇剧《枫洛池》等,初步形成了甘肃舞台艺术的独立风格。

改革开放后,甘肃戏剧艺术再次大放异彩,舞剧《丝路花雨》、话剧《西安事变》、京剧《南天柱》等相继推出,引起全国剧坛的震动,特别是《丝路花雨》开创了新中国的一个新舞派――敦煌舞,被誉为“20世纪舞剧的经典”;同名京剧则被称为西部京剧的奇葩。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甘肃戏剧曾一度陷入困局。2000年之后,由于开始注重市场化运作,甘肃戏剧走上复兴之路。《大梦敦煌》成为了中国舞剧又一个“高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此外,甘肃地方剧种――陇剧在时隔20年之后再次登上首都舞台,其代表作《官鹅情歌》被专家们称为“中国西部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兰州老街》更是开了方言话剧之先河,甘肃戏剧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大好局面。

2009年的甘肃梨园,可谓热闹非凡,舞剧、京剧、陇剧、秦剧、话剧等竞相斗艳,各个捧得“大奖”: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荣膺60年来首次评选的“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京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榜上有名;陇剧《官鹅情歌》入选2007―2008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演出上,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话剧《老柿子树》、秦剧《大河情》更成为了“甘肃戏剧”的响亮名片。

在此次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对甘肃戏剧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著名戏剧评论家姜志涛更是高度评价甘肃为“中国剧坛的西部重镇”。

屡出精品的背后

原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著名戏剧理论家康式昭认为,丝绸之路文化、敦煌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举世公认的人类文化遗产,是甘肃戏剧创作不竭的资源。而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贺燕云则强调指出,甘肃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彩陶文化、西夏文化、多民族文化以及红色文化,共同构成了甘肃独特和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

甘肃戏剧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广受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喜爱。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介绍说,最受群众欢迎的普惠性文化活动是“千台大戏送农村”。广大群众的需求是促进戏剧生产的关键,在甘肃相继出现了秦腔、陇剧、陇南高山戏等20多个不同的地方剧种。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肖美鹿在今年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总结指出“观众的积极参与”是甘肃戏剧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上述地利因素之外,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还以《丝路花雨》为佐证说明了甘肃戏剧“天时”和“人和”的优势。“文革”结束后全国兴起的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热潮,为《丝路花雨》的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甘肃省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给予了艺术创作巨大的支持和自由的空间,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丝路花雨》新创排的过程中,省委书记陆浩亲自指导,省长徐守盛特批了400万元经费。

而一批全国一流人才的聚集则为甘肃奠定了“人和”的基础。据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兰州知识分子占人口比例排名全国前列,文化艺术界也是这样。甘肃文艺院团初创时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部队文艺工作者、支援西部的共和国培养的第一批文艺工作者、当地文艺工作者,用励小捷的话来说便是“国家队的底子”,这些一流人才的存在使得甘肃戏剧一开始就有了较高的水平。如今,虽然人才队伍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那种“创新精神”、“学习精神”、“敬业精神”被继承了下来,陆金龙将其归结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

新世纪以来,甘肃戏剧的复兴也得益于市场化的运作,《大梦敦煌》的成功便是很好的例证。面对人才青黄不接的困难,兰州大剧院采用“借船出海”的办法,聘请了陈维亚、张千一、赵大鸣等一批国内著名专家,同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兰州大剧院更是以市场化营销手段将《大梦敦煌》推向了全国。

据了解,兰州大剧院的绝大部分演出完全由剧院自己操作票房,目前营销队伍正在壮大。主动打市场并尝到甜头的还有甘肃省杂技团。他们在对杂技剧《敦煌神女》进行创作的同时,便赴敦煌对演出市场进行了考察,决定走与文化旅游结合之路。如今《敦煌神女》作为一个文化旅游项目已经纳入敦煌旅游的整体规划,而且省杂技团在转企改制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全面实现了市场化运营。

按六个方面的标准做个“体检”

甘肃距离“戏剧大省”还有多远?

著名戏剧评论家黄维钧给衡量“戏剧大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标准:剧目的保障、人才、全面性、持续力、平均水平和顶尖运作。

依照这套指标给甘肃戏剧做个“体检”,发现甘肃距离“戏剧大省”还有一大段路要走。首先,剧目的保障遭遇资金瓶颈。“省八大剧院的积极性很高,可他们积极性一高,文化厅就紧张。”甘肃省文化厅厅长邵明解嘲地说,有的省一台戏就投入1200万,这对甘肃而言就是天文数字。投入不足造成有戏排不成,或者转走低投入的路子,在与一些大制作的竞争中就处于劣势。所以政府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也鼓励剧团融资多元化,进行市场化运作。

此外,人才短缺也是甘肃戏剧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大量的人才被“交流”出去,梅花奖获得者等尖子人才的流失更为严重,而另一方面戏剧院校招生难、培养难,以致“新鲜血液”的供应跟不上,这样就使得表演队伍青黄不接,有些剧种行当不齐,而编剧、导演方面更显人才匮乏,一些作品因此夭折。为此,专家建议要出台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实现内外强强联合。

在论坛上,许多专家还提到了甘肃本土消费市场不成熟的问题。比如经济的不发达造成了甘肃本地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偏低,2008年省秦剧团在农村共演出108场,而收入只有50万,可以看出地方剧种在农村有市场没票房。

同时省内市场的缺乏要求甘肃的戏必须打出去,但大多数院团营销能力依然不足,“走出去”的前景堪忧。专家们指出这些“顽疾”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灵活的机制,建议省内各院团加快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内部动力。

另外,基于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的问题,地方戏剧“走出去”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贺燕云认为舞剧或歌舞剧应该成为甘肃省走向全国和世界的首选方式。

甘肃“戏剧大省”的叫法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邵明坦言,从知名度和美誉度来看,全国范围内真正了解甘肃戏剧的人不多,影响力仅限于业界。要打造戏剧大省,就得加大宣传力度,除了表演展示这一最直接的方法外,专家的药方中还包括了媒体运作、举办戏剧节、建立展览馆等途径。

在众专家出谋划策之时,甘肃戏剧新一轮的五年规划已经开始着手实施。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励小捷表示,“宏观或总体上要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但同时他也指出甘肃戏剧大省崛起之路的曲折,“要真正建成戏剧大省还要破解许多难题,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图为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曲目――西部京剧《丝路花雨》剧照。本报通讯员李振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